第13章自请废位的太子
自那日重华宫外归来,萧承烨有了细微变化。
他依然沉默寡言,可那双看向苏明棠的眼睛,却不再是深不见底的古井。
井里,有了光。
一连几日,苏明棠依旧侍奉在观文殿。
萧承烨每次见到她,那双沉寂的黑眸里,便会泛起一丝微光,像是冰封的湖面裂开了一道缝,透出了底下的暖流。
他时常会在读书的间隙,忽然抬头,问她一些问题。
从兵法布阵的虚实,到历朝典故的评判。
苏明棠总觉得,太子看她的眼神,像极了家中那些缠着她讲故事的弟弟妹妹,纯粹,又带着一丝执拗的依赖。
她听得多,说得少。
可越是了解,她心中那份惊疑就越是浓重。
按理说,一个经历了灭族之祸、丧母之痛、饱尝世态炎凉的储君,本该心思深沉,步步为营。
可萧承烨不是。
听他讲话,剖析事理,总带着一股书生意气。
他懂所有的道理,却不懂如何将道理化为手段。
那份不说话营造出的沉稳,不过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少年,给自己披上的一层虚假的硬壳。
太稚嫩了。
他的心术,就像一张干净的白纸,被人肆意涂抹,却不知如何反击。
这日,苏明棠为他研磨时,状似无意地提起。
“殿下,前些日子,那个骗走东宫金银、用劣砚糊弄您的太监,后来如何了?”
萧承烨握着笔的手一顿,抬起头,茫然地看着她。
“不知道。”
他摇了摇头,神色坦然,似乎那不是什么值得费心去记的事。
苏明棠放下墨锭,直视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严厉。
“殿下。”
“凡事,该追究的,便一定要追究到底。”
“仁爱固然是储君的风范,可若是背叛没有成本,那么背叛您的人,便会源源不绝,如过江之鲫。”
萧承烨那双明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她,瞳孔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剧烈地翻涌。
他没有说话,只是长久地凝视着她,仿佛要将她的脸,她的话,一笔一划刻进心里。
苏明棠垂下眼,不再多言。
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她相信,他听进去了。
第二日清晨,天刚亮。
苏明棠出门,正看见两个身强力壮的太监,将一个浑身是血的人拖出庭院。
那人像一条破麻袋般被拖了出去,在青石板上留下一道刺眼的血痕。
杖责。
下手极重,怕是活不成了。
苏明棠的心,没有半分快意,转头看向观文殿的方向。
灯早已亮起。
太子的学业,无可挑剔,每日天不亮便起,温书习字,从未懈怠。
夫子所授,他过目不忘,举一反三。
他克己复礼,更无任何不良嗜好。
每日下午的武学课,他更是拼了命地练。
有好几次,苏明棠为他更衣时,都看到他身上青紫交错的伤痕,新伤叠着旧伤,触目惊心。
他分明,是想做一个明君。
一个文武双全,德行无亏的完美储君。
可苏明棠心中那不祥的预感,却愈发强烈。
形势比人强。
她依旧没有改变,萧承烨会被废太子之位的想法。
最近,宫里的风向,也印证了她的猜测。
关于太子“德行有亏”、“骄奢淫逸”的流言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