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久不见
四年光阴,弹指一瞬。
昔日那棵在夜风中鬼影幢幢的老槐树,如今枝繁叶茂,已能洒下一片浓荫。
演武场上,烈日当空。
“嗖——”
一支羽箭破空而出,带着凌厉的风声,稳稳钉在百步之外的靶心红点上。
箭尾的翎羽,兀自嗡嗡作响。
“好!”
场边传来太傅压抑不住的赞叹声。
马背上的少年闻声,却只是淡淡地收回了弓,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他已经十四岁了。
身形早已不是当初的孱弱模样,四年的勤学苦练,让他的筋骨彻底长开,宽肩窄腰,一身玄色骑射劲装,衬得他面冠如玉,身姿挺拔如松。
正是萧承烨。
苏明棠站在演武场边的廊下,看着那个已经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少年,眼底掠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
她,已经需要仰头看他了。
再过不久,便是京中数年一度的万庆宴,南疆各部落的使臣会前来朝贺,而分封在各地的王侯世子,也将齐聚京城,参加一场盛大的试炼。
名为试炼,实为考核。
检验这些未来的封地之主,究竟是人中龙凤,还是不堪大用的草包。
萧承烨翻身下马,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半分拖泥带水。
一个眉眼清秀的小太监立刻捧着汗巾和水囊迎了上去。
“殿下。”
小太监叫赵鞍,是去年秋天才调入重华殿的。
苏明棠见他手脚麻利,为人也机灵,便把他提到了萧承烨身边,做个贴身伺候。
“嗯。”
萧承烨从鼻腔里应了一声,接过汗巾随意擦了擦额角的薄汗,目光却下意识地,越过赵鞍,望向了廊下的苏明棠。
赵鞍跟在萧承烨身边快一年了,早已将这位主子的脾性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位三皇子,在太傅和大臣面前,是谦逊有礼、勤勉上进的皇子。
在宫人面前,却是出了名的难搞。
话少,气场冷,一个眼神扫过来,便能让人从头凉到脚。
唯独……
唯独在明姑姑面前,他才会卸下满身的冰冷,变回一个会笑,会恼,会撒娇的少年。
赵鞍见萧承烨脸上没什么表情,便知晓他这是又不高兴了。
他心里门儿清。
这两日,明姑姑忙着整理一个多月后出宫所需的一应物品,事无巨细,皆要亲力亲为,忙得脚不沾地。
往往是天不亮就起,刚入夜便歇下了。
殿下好几日,都没能和醒着的明姑姑说上几句话了。
可即便是这样,殿下每晚回屋前,还是雷打不动地要去明姑姑的房里,在黑暗中静坐一刻钟,才肯离开。
这事儿,殿下本想让旁人代劳,可明姑姑却不放心,非要自己来。
赵鞍偷偷瞧过,没有明姑姑在一旁布膳,殿下连饭都能少吃半碗。
“殿下,您累了一天了,是否要提前用膳?”
赵鞍小心翼翼地问道。
萧承烨将汗巾扔回托盘里,声音冷淡。
“没胃口,不用了。”
说罢,便迈开长腿,径直朝着重华殿的方向走去。
赵鞍连忙捧着东西跟上。
一回到重华殿,萧承烨的脚步便是一顿,目光直直地射向苏明棠的住处。
门,关着。
“明姑姑呢?”
他的声音,透着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急切。
守在门口的宫女连忙躬身回道。
“回殿下,明姑姑刚回来,又被娴皇贵妃宫里的人请去了,说是贵妃娘娘有些东西要亲自交给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