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鱼龙潜跃 - 凤谋江山覆 - 叶洛寒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凤谋江山覆 >

第143章鱼龙潜跃

第143章鱼龙潜跃

京兆府尹被陆盛春迎进了御书房里,这边刚一进门便行跪拜之礼,站起身后道,“陛下,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在家中找到了神秘的书信,说是到京兆府尹便可寻到丢失的东西,更有甚者……”

“更有甚者什么?”皇帝沉声问道。

京兆府尹定了定神,怯怯道,

“更有甚者竟然在家中发现了匈奴的书信,笔记口吻皆同周大人家中搜出的书信一致。”

“……”

皇帝和刑筠不约而同的因京兆府尹的话而怔住。

这……分明是有人故意而为之啊?

刑筠面露难色,可心中却是大喜过望。

真不知道这是谁想出来的办法,虽出其不意,但是却解释了周百彦家中的书信来源。

如此一来,他想保住周百彦就容易多了。

然而心中的喜悦之情却不能露出半分,一边偷偷的瞄着皇帝的脸色。

皇帝的脸色阴沉如水,虽然没有什么动作,但是阴鸷的目光,沉重紧张的气氛之下一切已经是昭然若揭。

究竟是谁在坏他的好事!

此人这么做事有目的的,尤其是在这个当口,此举完美的解决了眼下周百彦被定罪的有力证据。

如此一来,这证据便再也靠不住了。

不仅如此,一旦周百彦的罪名被洗脱,那么刺客的供词就会有假,那么匈奴的罪名便也做不住了。

一个周百彦他可以放过,但是这是将苏衍调离长安最好的方式和借口。

皇帝心里恨得压根直痒痒,却只淡淡的瞥了一眼一旁的京兆府尹,道,

“你身为京兆府尹,彻查清楚这种事情不是你份内的职责吗?”

“陛下圣明,但臣以为……”京兆府尹看了一眼刑筠,后者有些猝不及防,隐隐有些担忧他想要说些什么,

“臣以为眼下长安城中的怪事皆同刺客一案相关,若是寻常的百姓都收到了匈奴人的书信,也就是说周大人定罪的证据不充分,臣请奏陛下彻查此案,扩大范围寻找包庇匈奴人的嫌犯!”

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刑筠心里高兴着,京兆府尹的每句话都说进了刑筠的心坎里,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京兆府尹竟然会如此不惧天威。

这些话也是刑筠想要说的。

然而……

“砰!”的一声响动,刑筠和京兆府尹纷纷跪下,那坐在桌案后面的帝王威严难挡,只见人心生畏惧。

京兆府尹说出这话时,基本上已经做好了被斥责的准备。

来时苏府的人找到了自己,让自己同陛下替周百彦开罪。

然而这话好说是好说,可最后终究是什么样的结果,京兆府尹也是忐忑不安的。

但总不至于要杀头吧!

惹毛了皇帝,自己顶多被贬谪,只要苏相还记得自己,有朝一日就能卷土重来,失而复得。

这样的利弊是极好权衡的,任谁都会像京兆府尹一般,宁愿的嘴皇帝,也不能拒绝了苏相。

这大燕朝的天,皇帝一手难遮,能够翻手为云的是苏家。

刑筠哪里知道京兆府尹心中如此多的弯转,一时之间竟对这个人有些改观。

以往一直觉得京兆府尹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如今看来,倒是多了几分果敢。

皇帝自是也想到了这一点,震怒之后,狐疑的目光落在了京兆府尹的身上,

“朕以前倒是没看出来,爱卿还是一位仗义执言的能臣啊。”

这话明褒暗贬,夹杂着皇帝的不悦,而且已经是十分明显了。

“臣不敢,臣只是觉得不能让陛下的臣工蒙受了不白之冤,若是如此,难免令天下士子心寒。”

这话的语气可真是耳熟的紧啊。

基本不用去看了,皇帝已经猜到这幕后的始作俑者是谁了。

“既然书信可以仿造,那刺客的话还有待商榷,刑爱卿。”

“臣在。”

刑筠忙答道,方才的哪一句可不表示皇帝没有怪罪京兆府尹,反倒是眼前的皇帝心情很不好。

这个当口刑筠觉得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为好,替周百彦说情的话他一句也不敢讲,对谢明依嘱咐自己的话牢记在心——如果皇帝对一件事很不满意的时候,千万逆着他的想法行事,如若不然,恐怕会适得其反。

终归皇帝还是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的。

“着你彻查刺客的事情,究竟幕后的主使是谁,以及朝中的内应也要给朕查的清清楚楚。”

“臣遵旨。”刑筠拱手作揖行礼。

“令,朕命你到周百彦家中传旨,让九门提督府的人撤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