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县令的第一次 - 儒道至圣:从替考书童到万国帝师 - 老爷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08章县令的第一次

次日清晨,天光未亮。

于山县令于书房内早早起身,并未立刻更衣,而是闭目凝神,将昨日萧宁所授的每一字每一句,在脑中细细回味、推演了数遍。

他心中既充满期待,又夹杂着一丝不安的忐忑。那孩童所言,听起来精妙绝伦,但实际操作起来,真能如此顺利吗?

待到时辰差不多,他深吸一口气,换上了那身青色鸂鶒补子官袍,头戴乌纱,刻意比平日更早了一些,乘轿前往县衙。

衙署内还颇为冷清,只有几个早到的皂隶在洒扫。

于县令端坐于后堂书房,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目光不时瞟向门口,静候着那三位“老搭档”的到来。

他今日的眼神,比往日多了几分锐利的审视。

辰时过半,郭县丞、姚主簿、蔡典吏三人才姗姗来迟。

三人几乎是前后脚步入二堂,彼此间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对于县令拱手行礼的姿态也带着几分惯常的敷衍。

于县令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

待日常公务禀报得差不多了,于县令轻咳一声,开口道:

“近日天气转暖,蚊蝇渐生。本官观这衙署之内,各处角落积尘颇多,窗棂污浊,实非官府威仪所在。今日政务既已议毕,便烦请诸位,督促各房书吏、皂隶,将衙署内外彻底洒扫一番吧。务求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此言一出,堂下三人皆是一愣。

郭县丞花白的眉毛挑了挑,姚主簿扶了扶眼镜,蔡典吏则下意识地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

打扫衙门?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值得县令大人一本正经地在晨会上提出来?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诧异和一丝荒谬感。

然而,正如萧宁所预料,此事实在太小,太微不足道了,小到他们根本找不到任何像样的理由来反对。

难道要说“衙门脏点无妨”?

郭县丞只得干咳一声,含糊应道:“呃……大人关心衙署整洁,体恤下情,我等……遵命便是。”

姚主簿和蔡典吏也懒洋洋地拱了拱手。

第一步,成了!

于县令心中一阵激动,几乎要握紧拳头,但脸上却竭力维持着平静无波,只是淡淡颔首:“有劳了。”

就在于县令准备按照计划进行下一步时,郭县丞却习惯性地开口:“既如此,此事便交由蔡典吏……”

“且慢。”于县令及时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他目光转向站在末位的蔡典吏,眼神变得格外殷切,仿佛看到了什么可造之材,语气温和地问道:“蔡典吏,本官看你近日操劳,此事……你可有把握办好?”

蔡典吏被县令这突如其来的关注弄得受宠若惊,连忙挺直腰板:“回大人,下官定当尽心竭力!”

于县令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点了点头,似乎极为满意。

然而,下一秒,他却忽然微微叹息一声,眉头轻蹙,仿佛想起了什么难处,目光转向一旁的姚主簿:

“唉……只是洒扫之事,虽小,却也需沉稳细致,方能面面俱到。姚主簿。”

姚主簿一愣:“下官在。”

“本官思来想去,此事还是交由你督办最为稳妥。你素来老成持重,本官放心。蔡典吏,你便从旁协助吧。”于县令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味道。

“……”

堂内瞬间安静了一下。

蔡典吏脸上的受宠若惊瞬间僵住,慢慢转化为错愕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失落与不满。方才那殷切的目光和询问,原来是戏弄?难道在县令心中,我竟不如姚主簿“沉稳”?

姚主簿也是微微一怔,随即心下不以为意,甚至觉得有些好笑。这等小事,有何难办?便拱手应道:“下官遵命。”

而为首的郭县丞,则眯了眯眼,若有所思地瞥了于县令一眼,却并未多言。他乐得清闲,且想看看这新县令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洒扫之事,半日便毕。

午后,于县令特意将三人再次召至二堂。

他面带笑容,首先看向姚主簿,朗声褒奖:

“姚主簿果然办事稳妥!本官方才巡视一圈,只见衙署内外焕然一新,窗明几净,井然有序!足见姚主簿督导有力,用心至诚!实乃我等之楷模啊!”

这番夸大其词的表扬,让姚主簿自己都听得有些耳热,心中暗道:不过是督促扫地,何至于此?这县令今日莫非吃错了药?

但他面上还是得谦逊道:“大人过奖,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于县令赞许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目光却落到了蔡典吏身上,语气变得格外温和:

“蔡典吏协助督办,亦是辛苦了。本官岂能不赏?”

他略一沉吟,道:“这样吧,听闻蔡典吏家中老母近日身体不适?本官便特准你三日休沐,回家尽孝。另外,城外清点河堤工料的差事,油水虽薄却也稳妥,便一并交予你去办吧。算是本官的一点心意。”

三日假期!外加一个虽小却有油水可捞的实地差事!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蔡典吏顿时懵了,张大嘴巴,完全没反应过来。活是姚主簿督办的,表扬他领了,可这实实在在的奖励,怎么就落到自己头上了?县令这是……什么意思?

姚主簿脸上的笑容则瞬间凝固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