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沉疴积弊,铁腕清源
第183章沉疴积弊,铁腕清源
总督府正堂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杨涟略显疲惫却坚毅的面容。
他嘴角微扬,勉强挤出一丝礼节性的笑意,伸手虚扶道:“既是要携手勠力,总督请起。”
李养正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窘迫,干笑两声掩饰内心的不安。
他双手撑在膝上,身形微颤地站起身来,官服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摆动。
“天使请上座!”
他躬身作揖,声音里带着几分惶恐。
杨涟目光沉静,缓缓摇头道:“你是漕运总督,理当上座。”
语气虽平和,却透着不容推拒的意味。
李养正喉头滚动,欲言又止,最终只得挪步至主位前。
他缓缓落座时,只觉得往日威风八面的主位今日竟如坐针毡,阁外感觉有些烫屁股,后背已然渗出细密的汗珠。
两人坐定之后,杨涟旋即开口问道:“李公总督漕运近年,该了解其中的龌龊,我等要整顿漕运,总督以为,该从何处下手?”
虽然杨涟心中已有定计,然而问一下,漕运总督,兴许会有意外收获也不一定呢。
“要想知道从何处下手,先要知道漕运的难处!”
杨涟点了点头,赞同道:“总督英明,不知总督以为,漕运有何难处?”
李养正叹气回答:“漕运有三难。”
“一难在漕帮铁板一块,二难在白莲教从中撺掇,三难在官官相护。”
“就说那漕帮,自前朝起便把控着运河七十二闸,如今各分舵香主多是世袭,连官府征调的漕工都要看他们眼色行事。”
杨涟闻言眉头微蹙,指尖轻叩案几:“本官沿途所见,漕工衣不蔽体却要缴纳‘帮银’,每船抽三成作‘漕神香火钱’,这漕帮倒比朝廷还会收税。”
“何止如此!”
李养正突然激动地前倾身子,说道:“去岁清江浦闸口闹事,就是因漕帮强征‘过闸银’。他们还在各码头设‘米市牙行’,官价一石米二钱银子,经他们倒手就涨到五钱。”
杨涟闻言,面色很是不虞,问道:“就没办法解决?”
“官府是不会替他们解决的,只要漕粮运的过去,损耗在可接受范围就好了,百姓的死活,没有人管。”
一石米二钱银变五钱银。
恐怕漕工勒紧裤腰带都,都养活不了一家人。
百姓平日里是很会忍耐的。
但若是连活都活不下去,他们是真会拼命的。
“那些百姓就愿意给漕帮剥削?”杨涟心中有疑惑。
李养正苦笑一声,声音里透着深深的无奈:“不愿意又如何?抗税只有死路一条。上面的官员们,个个都忙着给漕帮撑腰,谁会替那些苦命的漕工说话?光是淮安府一地,去年就有三十七名抗税的漕工被活活沉了河。”
杨涟闻言,眉头紧锁,沉声道:“情况居然已经恶化到这般地步了。”
他虽早知漕帮跋扈,却没想到他们不仅对上倨傲不驯,对下竟能残忍至此。
然而转念间,杨涟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意识到,这看似绝望的局面,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所在。
漕帮固然是朝廷大患,必须铲除,但那些饱受欺压的漕工们,不正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吗?
若能善加引导,这些被压迫的百姓,或许会成为他整顿漕运的重要助力。
“那漕运第二难呢?”
李养正捋了捋胡须,神色凝重地说道:“这第二难的白莲教,比漕帮更棘手。他们专挑漕工聚集处传教,以‘无生老母’为号,蛊惑漕工‘不纳皇粮,不缴帮银’。”
杨涟眸光一沉:“本官在山东便听闻白莲教与漕帮勾结,竟已渗透至此?”
“何止勾结!”
李养正拍案道:“白莲教众混在漕工中,每逢漕船过闸便煽动抗税。去岁徐州段漕船滞留半月,就是因他们散布‘闸官贪墨修河银’的谣言,引得漕工砸了闸署。”
“更可怕的是,这些妖人专在运河水浅处作乱。上月他们凿沉了十二艘漕船,在船底刻‘木人翻身,龙华三会’的谶语——分明是要断我漕运命脉!”
如果说漕帮是蛀虫的话,那这白莲教,就是反贼了。
杨涟指节捏得发白,心中有很大的疑问:“地方卫所为何不剿?”
“剿?”
李养正苦笑摇头。
“白莲教香堂设在漕帮分舵内,官兵刚出动,漕帮就鸣锣示警。等卫所赶到,早化作贩夫走卒混入市井。”
说着从主堂暗格中抽出一卷密报。
“您看这清江浦的‘米市暴乱’,实则是白莲教假扮牙行伙计,在米袋里塞了符咒煽动民变。”
杨涟展开密报,烛光下那血红的莲花标记格外刺目,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指节不自觉地敲击着案几:“如此说来,漕运三难实为两难一体——漕帮是白莲教的壳,白莲教是漕帮的魂?” 他原本盘算着利用被压迫的漕工来瓦解漕帮势力,此刻却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控制着漕工的白莲教,竟与漕帮暗中勾结,沆瀣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