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青蒲拔悍,瑶阶擢锐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155章青蒲拔悍,瑶阶擢锐

第155章青蒲拔悍,瑶阶擢锐

朱由校闻言,眼睛微亮。

作为穿越者,明末的一些名臣良将,自然要早早的笼络到身边来。

朱由校没有拖延时间,当即摆驾乾清宫。

此刻。

乾清宫,景运门内值房。

此地是九卿值房,又称朝房,专供高级官员候旨。

赵率教、祖大寿、黄德功端坐在值房角落,宛如喽啰。

周围人不时朝他们投过或鄙夷、或疑惑的目光。

对于文官们的鄙视,他们见怪不怪了。

他们三人,此刻都有同样的疑问:皇帝为何会召见他们呢?

赵率教此刻心中疑虑尤甚。

他本是明万历十九年武进士出身,初授甘州都司,后因战功累累,历任碾伯营游击、靖虏卫参将、延绥参将等职。

然而就在不久前,他的延绥参将之职却遭人弹劾而罢免。

如今的他,已是一介白身,连最低的武职官衔都不复存在。

这般处境之下,突然接到皇帝召见的旨意,怎能不让他心生疑虑?

祖大寿此刻心中亦是疑虑重重。

他虽在辽东经略熊廷弼麾下受赏识,得以出任靖夷营游击一职,然而去年六月,后金军侵扰白官人屯时,他虽率部奋勇抗击,却因所谓‘提撕不严’之过,不仅遭熊廷弼处以四十军棍的严惩,更被辽东巡按陈王庭上奏弹劾,落得个革职留任、戴罪驻防浑河南岸的下场。

这段经历让他对辽东官场的黑暗腐朽深恶痛绝,正当他满腔愤懑之际,竟意外接到皇帝亲自召见的谕旨,这突如其来的转机,令他既惊且惑,恍如梦中。

至于黄德功,此刻心中亦是忐忑不安。

他出身寒微,自幼与寡母相依为命,因家贫未能读书识字。

壮年时出关投军,凭着一身胆气在关东行伍中摸爬滚打,靠着斩杀建奴的累累战功,才艰难升至游击将军之位。

此刻置身于九卿值房,看着往来皆是身着青紫官袍的朝廷重臣,这个在战场上令建奴闻风丧胆的络腮胡大汉,竟生平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自卑。

他粗糙的大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黝黑的脸庞因局促而微微发烫,连站姿都显得格外僵硬。

在这满堂朱紫的朝堂重地,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误入琼林宴的莽夫,与周遭的华贵气象格格不入。

三人的煎熬没有持续多久,很快,黄门太监便来传召了。

这黄门太监扯着公鸭嗓喊道:“原延绥参将赵率教、靖夷营游击祖大寿、游击将军黄德功速至东暖阁面圣!”

三人如释重负,赶忙出了九卿值房。

九卿值房内的文官们目送三人随黄门太监离去后,彼此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一名身着绯袍的侍郎捋须冷笑:“区区革职武夫、戴罪莽夫,竟也配入东暖阁面圣?”

身旁的御史立刻附和:“可不是?赵率教连参将之位都保不住,祖大寿更是个挨过军棍的败将,至于那黄德功”

他瞥向门槛上沾着的泥脚印,嫌恶地甩袖说道:“粗鄙武夫,连礼数都不懂!”

值房角落响起一声长叹,老迈的礼部郎中捶着案几:“陛下登基以来,已第三次召见这等丘八了!若论治国安邦,难道不该与我等文臣共商大计?”

几名青袍给事中凑作一团,其中一人压低嗓音:“听闻这三人连《武经七书》都读不全,黄德功更是大字不识.”

话未说完便被嗤笑声打断:“武人能有什么韬略?不过仗着匹夫之勇罢了!”

值房内顿时充满轻蔑的窃窃私语,有人甚至故意高声吟诵“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引得满堂哄笑。

“咳咳!”

通政使曹于汴忽然重重咳嗽一声,众官霎时噤声。

“尔等还敢妄自揣测圣意?你们这些话,要是传到陛下耳中,难道不怕龙颜大怒?”

对于这些同僚,曹于汴有些不满。

这三人虽然不是什么文化人,但好歹在边地为国效命,怎能如此侮辱勇士?

“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要惹祸上身!”

曹于汴此话一出,众人再不敢议论了。

当然

曹于汴并不知晓,即便在九边重镇,文官对武将的轻蔑也早已根深蒂固。

在辽东等地,那些文官甚至不屑于背后议论,而是公然指着戍边将领的鼻子叱骂。

这些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既要面对建奴的刀箭,又要忍受同朝文官的折辱。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然选择为国效死。

这般赤胆忠心,反倒显出大明将士的忠厚太过。

另外一边,被文官轻视的赵率教、祖大寿、黄德功三人,怀揣着心情忐忑的进入乾清宫,缓步入了东暖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