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末路鏖战,汗王之死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377章末路鏖战,汗王之死

第377章末路鏖战,汗王之死

拦住努尔哈赤去路的明军,并非凭空出现的神兵。

这支队伍的统帅,正是时任辽东巡抚的孙承宗,麾下皆是他一手整训的辽阳明军精锐。

早在红河谷战事爆发前,孙承宗便已按照明军的整体部署,从辽阳出发,悄然出抚顺关,攻占了位于赫图阿拉西南的土木河寨。

这座寨子扼守着通往赫图阿拉的要道,战略意义非凡,孙承宗此举,本是为了牵制努尔哈赤的兵力,与熊廷弼形成夹击之势。

可彼时的努尔哈赤,正一门心思援救抚顺,竟全然无视了土木河寨的明军。

在他眼中,这支“偏师”掀不起大浪,远不如抚顺的正面战局重要。

他从未想过,自己当初嗤之以鼻的“偏师”,会在这个时候,成为将他逼入绝境的“催命符”。

此刻的密林尽头,孙承宗身披厚重的玄铁鳞甲,手持一柄长剑,立于队伍前方的高坡上。

他身后的明军早已列成严密的阵型:

前排是手持长矛与盾牌的重甲步兵,盾墙如同钢铁铸就,将整个林道堵得严严实实。

中间是架设好的火铳营,士兵们屏息凝神,火铳的枪口对准林道深处,只待一声令下。

后排则是骑兵预备队,战马打着响鼻,随时准备冲锋,将突围的建奴士兵斩于马下。

风雪刮人,酷寒难耐,却没有一人动摇。

这支队伍,早已在孙承宗的训练下,练就了钢铁般的纪律。

当然

今日的这个针对努尔哈赤的包围圈,实属意外。

毕竟。

按照孙承宗最初的计划,他攻占土木河寨后,本想继续按兵不动,等待熊廷弼的信号。

可随着红河谷战事胶着,他意识到“被动牵制”已不足以影响战局,便主动出击,率领大军接连攻克了建奴的新寨、汪红木寨、五岭关等据点。

这些据点皆是赫图阿拉的外围屏障,拿下它们,便等于撕开了建奴老巢的防御圈。

数日前,孙承宗更是率军直抵赫图阿拉城下,展开围攻。

只是,赫图阿拉城中,还有阿敏坐镇,加之两千精锐和数千老弱,这些兵力,守住赫图阿拉,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连攻数日,孙承宗打不下赫图阿拉,又担忧建奴主力回师围攻,于是乎便撤军了。

没想到,这个决策竟让他撞上了“大鱼”。

撤退途中,孙承宗派出去的游骑突然传回消息:

在密林东侧的山道上,发现了大股建奴骑兵的踪迹。

游骑描述,这支建奴队伍人数众多,却队形散乱,士兵们个个面带疲惫,战马也气息奄奄,显然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奔袭与恶战。

“定是熊廷弼在红河谷击溃了努尔哈赤!这是建奴的溃兵!”

孙承宗瞬间做出判断。

于是乎,这位辽东巡抚立刻调整部署,命步兵迅速抢占密林尽头的狭窄山道,构筑防御工事。

火铳营埋伏在两侧的山坡上,借助树木掩护。

一张针对建奴溃兵的包围圈,悄然形成。

此刻,在包围圈中。

努尔哈赤勒住战马,目光扫过四周被积雪覆盖的古木,每一棵树下仿佛都藏着明军的伏兵,那种无形的包围感,让这位纵横辽东数十年的枭雄,第一次生出了手足无措的惶惑。

方才派出去的斥候,已陆续带回消息。

东向的山道被明军的鹿砦与火铳手封锁,西向的河谷里隐约能看到明军骑兵的马镫反光,就连他最初以为能绕路的北侧山坡,也被身着重甲的步兵堵住了去路。

唯一的“生路”,竟是退回红河谷。

可那里如今满是陈策的追兵与科尔沁部的骑兵,回去便是自投罗网。

“孙承宗……辽阳明军……”

努尔哈赤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胸口的疼痛又一次袭来,他忍不住弯下腰,剧烈地咳嗽起来。

斥候说的没错,阻拦他的并非沈阳方向的援军,而是当初被他视作“无关紧要”的辽阳明军偏师。

那个攻占土木河寨时,他连多看一眼都觉得浪费的队伍,如今竟成了索他性命的恶鬼!

“大汗!”

扈尔汉策马上前,他也有些慌了。

但在此刻,他知道他不能说丧气话,于是,振作精神,道:

“明军虽布下包围,可咱们还有万余众!只要集中兵力,朝着东侧山道猛攻,未必冲不出去!

大汗忘了,赫图阿拉城中还有二贝勒的人马,等咱们这边开战,二贝勒定会率军出城夹击,到时候内外呼应,说不定还能反杀明军一场大胜!”

他一边说,一边抬手指向东侧,仿佛已能看到二贝勒率军驰援的景象。

可努尔哈赤只是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扈尔汉,落在身后的八旗子弟身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