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边患暗流,陛下英明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389章边患暗流,陛下英明

第389章边患暗流,陛下英明

天启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开原城被一场连绵不绝的大雪包裹。

鹅毛般的雪片从铅灰色的天空中倾泻而下,落在残破的城墙上、结冰的护城河上,也落在街巷中刚修好的屋舍屋顶,不过十日光景,道路上堆积的积雪已达半人多高。

每日天不亮,便有民夫与士兵组成的清雪队,扛着铁铲、推着雪车,在官道上奋力清理积雪。

若不及时疏通,粮草转运、军情传递都将陷入停滞,这座刚收复的城池,便会在寒冬中彻底与外界隔绝。

“今年的雪,比往年大了何止一倍。”

熊廷弼站在经略府的廊下,望着漫天飞雪,眉头紧锁。

他想起数月前辽东的大雨,那场雨连下半月,辽河水位暴涨,差点冲垮了抚顺的堤坝。

而山西、陕西、山东却传来“数月无雨,田地干裂”的奏报。

一边是洪涝隐患,一边是干旱灾情,这般极端的天气,与陛下在密信中提及的“小冰河期”天灾,竟完全吻合。

“天灾无情,若人治再跟不上,百姓连肚子都填不饱,怕是要揭竿而起了。”

熊廷弼低声自语,心中愈发坚定了“就地屯田、稳定民生”的想法。

开原刚收复时,城中百姓十不存一,如今虽有流民陆续返回,却多是缺衣少食,若不能在寒冬中给他们一条生路,即便赶走了建奴,也难守住这座城池。

就在他思索之际,经略府外传来一阵喧闹声。

熊廷弼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城外的临时市集上,数十名明军士兵正牵着牛羊,与行商们讨价还价。

“这头牛,最少也得值五两银子!你给四两,这不是欺负人吗?”

一个年轻士兵涨红了脸,死死拽着牛绳,不肯松手。

他身边的行商则笑着摆手:

“小兄弟,不是我压价,现在满城都是卖牛羊的,你这牛虽肥,却也卖不上五两。

这样,我再加二百文,四两二,你要是同意,咱们现在就交割。”

士兵犹豫了片刻,回头看了看身边同样牵着牛羊的同伴,最终咬了咬牙:

“行!四两二就四两二,不过你得给现银,可不能打白条!”

这般讨价还价的场景,在临时市集上随处可见。

这些牛羊,并非士兵们私藏的战利品,而是熊廷弼特意赏赐下来的。

红河谷、铁岭、开原三战,将士们立下大功,可朝廷的赏银因转运困难,迟迟未能送到辽东。

为了稳住军心,熊廷弼便决定“以物代赏”,将缴获的建奴牛羊、牲畜,按照军功名册,分发给将士们,折算成赏银的一部分。

“将士们流血流汗,总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熊廷弼心中想道。

“朝廷的赏银早晚能到,但眼下寒冬腊月,给他们些实在的东西,比空等承诺强。”

他还特意给了将士们选择:

若不愿要牛羊,可登记在册,等朝廷赏银到后,足额发放。

若愿意要牛羊,也可选择“半银半物”。

一半赏银折算成牛羊,另一半等朝廷拨款。

最终,大部分士兵都选择了后者。

经历过粮饷拖欠的苦,他们更相信“拿到手上的才是真的”。

谁也不知道朝廷的赏银要等多久,而一头牛、几只羊,既能当下宰了吃肉,补充营养,也能卖给行商,换些现银,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寄去。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万名士兵同时出售牛羊,市场上供过于求,牛羊价格一路下跌。

刚开始,一头壮牛能卖五两银子,没过三日,便跌到了四两,甚至有行商趁机压价,想把价格压到三两五。

士兵们虽不满,却也别无选择。

寒冬里牛羊不好养活,他们也没有养牛羊的经验,若不卖出去,冻死了便价值大打折扣。

得知此事后,熊廷弼立刻下令干预。

他先是规定了牛羊的“底线价”:

壮牛不得低于四两五,肥牛不得低于四两,羊不得低于五钱,若有行商敢低于此价收购,一律以“囤积居奇”论处,没收全部货物。

随后,他又传信给京城的皇商,让他们抽调人手,带着现银赶来开原,着重收购将士们手中的牛羊。

皇商背靠朝廷,资金雄厚,不仅能按照底线价收购,还能当场支付现银,极大地缓解了士兵们的困境。

同时,这也是熊廷弼在为皇帝分忧。

毕竟

此番大胜,赏钱也是个天文数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