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国本初定,任重道远 - 皇明 - 雨落未敢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皇明 >

第428章国本初定,任重道远

第428章国本初定,任重道远

朱由校小心翼翼地从稳婆手中接过襁褓,双臂微屈,像是捧着稀世珍宝,连呼吸都放得轻了。

襁褓是新制的明黄锦缎,绣着缠枝莲纹,里面的婴孩闭着眼,小脸皱巴巴的,像颗刚剥壳的莲子,却不妨碍朱由校盯着他瞧个没完。

小家伙似乎察觉到熟悉的气息,原本细微的哼唧声渐渐停了,小小的手从襁褓缝隙里伸出来,对着朱由校嘿嘿直笑。

“重八斤……你这小子,倒真和太祖皇帝少年时的名儿对上了。”

朱由校的声音里满是笑意,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出身农家,因出生时体重八斤,父母便唤他“朱重八”,后来才改了大名。

如今自己的嫡长子也有这般重量,倒像是冥冥中的巧合,让他心里多了几分莫名的期许。

稳婆在一旁躬着身,脸上堆着谄媚又真诚的笑,声音放得极柔:

“陛下说得是!

皇子殿下一看就是天纵福泽,寻常婴孩刚出生时,多是五六斤的轻巧模样,能有七斤已是难得。

殿下竟足有八斤,哭声还这般嘹亮,方才在暖阁里,那哭声都快传到殿外了。

这身子骨,日后定是康健得很!”

这话倒不是虚言。

在这婴孩夭折率极高的年月,新生儿的重量几乎是“存活率”的直观标尺。

宫里之前常有妃嫔诞下皇子,因为体重不够,没撑过几日便没了气息。

如今嫡皇子有八斤重,光是这分量,就比旁人多了几分活下去的底气。

朱由校轻轻晃了晃襁褓,目光落在婴孩饱满的额头上,笑容里却渐渐掺了些心疼:

“只是苦了皇后。”

他低头看了眼襁褓里安稳睡着的孩子,又抬眼望向东暖阁的门帘,方才皇后那阵撕心裂肺的痛呼,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他缓步掀帘走进暖阁,一股淡淡的艾叶香和血腥味混合着飘来。

张嫣斜靠在铺着软垫的拔步床上,身上盖着绣着凤纹的锦被,脸色苍白至极,额前的青丝被汗水濡湿,一缕缕贴在皮肤上,连平日里清亮的眼神,此刻也蒙着一层疲惫的水雾。

见朱由校进来,她勉强提了提力气,嘴角牵起一抹虚弱的笑:

“陛下……皇子……还好吗?”

“好,好得很。”

朱由校快步走到床边,将襁褓轻轻放在床侧的小几上,伸手握住张嫣冰凉的手。

她的手还在微微发颤,想来方才生产时耗尽了气力。

“你别担心,稳婆说他壮实得很,和太祖爷一般重,日后定是个有福气的。”

一旁的稳婆连忙上前补充,语气里带着几分邀功的意味:

“陛下所言极是,娘娘虽是头胎,且皇子体重偏重,好在胎位正,娘娘也争气。

虽耗了些时辰,却没伤着根本,只需好好将养月余,便能恢复如常。”

朱由校却没完全放下心。

十五六岁的女子头胎诞下八斤重的婴孩,还是要多做防备的。

民间常有女子头胎婴孩过于硕大,导致产后血崩而死。

方才在阁外等消息时,他甚至已经让太医院备好了最好的参汤和止血药材,手心的汗就没干过。

此刻握着张嫣冰凉的手,他心里还是一阵后怕。

好在,最后还是母子平安。

“你好好歇着,宫里的事有旁人打理,皇子有乳母照料,不用你操心。”

朱由校用指腹轻轻摩挲着她的手背,声音放得极柔。

感受到皇帝的温柔,张嫣觉得自己受这些苦,也并没有什么。

只不过,她还有些问题。

“陛下,皇儿……该叫什么名字?”

朱由校握着她的手顿了顿,目光落在床侧小几上的襁褓。

乳母正小心翼翼地抱着,怕惊着里面安睡的婴孩。

他沉吟片刻,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这皇子命名的规矩,太祖爷早定下了,咱不能乱。”

这话让张嫣微微点头。

她虽为中宫,却也知晓大明宗室取名的严苛: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为防后世辈分混乱,早已为各支脉定好“辈分字”。

成祖一脉的排序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