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乱局失控,党同伐异
第454章乱局失控,党同伐异
左云县的民变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同。
往日里便十分热闹的大同西城门,此刻被逃难的乡绅堵得水泄不通。
这些乡绅,几乎每家都带着几车的金银珠宝,以及家眷,匆匆逃到府城。
这些乡绅大多是左云县的地头蛇,如今却连体面都顾不上。
他们涌进大同府城,沿街就喊“张天琳杀了郭县令,还要来抄咱们的家!”
这话像颗炸雷,瞬间在大同府城炸开。
市集上的商贩慌了,匆匆收了摊子。
百姓们聚在街角议论。
有的在骂人。
“坏了,城外闹匪患了,大同的日子不好过了。”
“狗日的,本来日子就不好过了,还有人作乱!明日的生意都做不成了!”
也有被欺压得不成样子的百姓,在暗中叫好。
“我看那张天琳是活菩萨,专杀贪官”。
“对!咱们被欺负惨了,未必不能加入义军!”
但更多的人,却怕“乱民进来抢粮”,家家户户开始往门后堆木柴,连平日里热闹的戏楼,都早早关了门,只留下空荡荡的戏台,在烈日下透着萧瑟。
这慌乱里,最焦心的莫过于大同县令董中行。
他坐在县衙签押房里,面色难看至极。
左云县乱了,大同县就在左云县隔壁。
等乱军打过来,他这颗七品芝麻官的脑袋,怕是要跟着保不住了。
但慌乱解决不了问题,董中行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不能乱!”
董中行猛地拍了下案,他快步走到门口,对着候命的衙役喊:
“赵班头!你带二十个衙役,去府库盯着,每袋粮食都要登记,不许任何人私拿一粒,若是有乡绅想提前支取存粮,就说‘官府自有调度,乱动粮者按通匪论罪’!”
越是混乱的时候,便越要冷静。
县中粮草,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李捕头!你带三十人,分守四条主街,跟百姓说‘官府已在城墙上加派哨岗,乱民过不来,大家安心度日’,若是有人造谣生事,先抓起来再说!”
两个衙役齐声应下,转身就往外跑。
董中行又想起什么,追出门补充:
“告诉衙役们,不许仗势欺人,百姓本就慌了,别再激出乱子!”
“遵命!”
“还有.”
董中行事无巨细的,将应对民乱之事的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安排了之后,他才松了口气,伸手理了理皱巴巴的官袍。
“去镇监府!”
他对着身侧的县丞说道。
“这里的事情,先交给你了。”
镇监府那边肯定要议事,他得赶紧过去,哪怕帮不上大忙,也得知道眼下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大老爷放心,此处有我在,绝对不会有问题。”
董中行点了点头,旋即乘轿朝着镇监府而去。
很快。
他便到了镇监府。
此刻。
镇监府的朱漆大门前,已停满了官轿。
董中行刚下轿,就看见大同知府周显从轿里出来,平日里梳得整整齐齐的发髻,此刻散了一缕头发垂在耳边,脸上满是急色。
旁边跟着冀北道监察御史刘景,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想来是连夜整理的左云县文书。
承宣布政使司分守道的王御史更狼狈,显然是从城外的驿馆赶过来的,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几人互相拱了拱手,没多余的寒暄,快步往里走。
刚进正堂,董中行就愣了下。
堂内早已坐满了人。
主位上的镇守太监张炜穿着酱色蟒纹便服,手里的紫檀佛珠转得飞快,平日里带着几分慵懒的眼神,此刻却严肃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