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内廷整饬,好戏开场
第479章内廷整饬,好戏开场
乾清宫东暖阁的窗棂,被黄昏的余晖染成了琥珀色。
案上堆叠的奏疏终于清了大半,朱笔斜斜搁在砚台旁,墨汁早已凝住。
朱由校向后靠在龙椅上,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轻微的“咔嗒”声,随即打了个绵长的哈欠。
这个大明皇帝眼角泛起的红丝,暴露了他连日批阅的疲惫。
自登基那日起,清闲二字便与他绝缘。
清晨的早朝、午后的军机议事、入夜的奏疏批阅,连吃饭时都要听内侍念各地急报。
朝堂上要与群臣博弈,边关上要统筹军饷粮草,江南要盯着士绅的动静,连内廷的兵仗局、织造局,都得防着人贪墨舞弊。
这帝王生涯,像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博弈,与官员斗、与天灾斗、与潜藏的蛀虫斗,无时无刻不在绞尽脑汁,连片刻的松弛都成了奢望。
“陛下,该用晚膳了。”
宫女轻手轻脚地端来一盏温热的雨前龙井,声音细若蚊蚋。
朱由校接过茶盏,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才觉出几分暖意。
他刚抿了一口,便见两个玄色身影躬着身,轻手轻脚地走进暖阁,“噗通”一声齐齐跪伏在金砖上。
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魏朝,与刚从宫外核查事毕回来的魏忠贤。
此刻已近初冬,暖阁里拢着炭火,却依旧挡不住两人额头渗出的冷汗。
魏朝的蟒纹宦官袍下摆沾了点灰尘,想来是一路急赶过来的。
魏忠贤则垂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连呼吸都放得极轻。
朱由校放下茶盏,声音里带着几分刚松弛下来的慵懒,却依旧透着帝王的威严:
“都起来说说吧,各自查的事,有结果了?”
魏朝闻言,身子几不可察地颤了一下,连忙膝行半步,回答道:
“回陛下,奴婢……奴婢罪该万死!”
他磕了个响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兵仗局那边,魏忠贤按陛下的旨意去查,竟查出掌案太监,勾结局里的工匠,克扣军器材料,谎报材料费用!
他们把贪墨的银两,偷偷存进了自家宅院,还在城外买了田宅……
这都是奴婢举荐不当,识人不明,才让这些蛀虫钻了空子,请陛下责罚!”
朱由校端着茶盏的手顿了顿,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兵仗局是为边军造武器的要害之地,这些人竟敢在军器上动手脚。
辽东的将士用着掺假的兵器打仗,背后却有人在京城吞吃军饷,这简直是拿将士的性命当儿戏!
“那些吃里扒外的东西。”
朱由校的声音沉了下来,带着狠厉。
“朕已经让人处置了掌案太监剥皮实草,挂在兵仗局门口示众。
参与贪墨的工匠、小太监,有一个算一个,全凌迟处死,家产抄没入官。”
这话一出,魏朝的身子瞬间僵住,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前襟。
他原以为陛下会先责问他,却没料到处置早已定了。
这更让他心慌,连忙再次磕头,声音带着哭腔:
“陛下仁慈!是奴婢失职,奴婢愿领罚!无论是杖责还是贬斥,奴婢都认!”
朱由校看着他这副惶恐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魏朝虽有私心,却也算勤勉,司礼监的票拟事务从未出过错,这次举荐掌案太监,更多是被猪油蒙了心,而非刻意纵容。
若是真严惩了他,司礼监一时无人能接手,反而会乱了内廷的秩序。
“你这个掌印太监,举荐之人出了这么大的事,责罚自然是要有的。”
朱由校的语气缓了些。
“罚你三个月的俸禄,好好反省反省,往后举荐人,要看的是品行,不是关系。”
魏朝闻言,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忙磕头谢恩:
“谢陛下开恩!奴婢定当谨记陛下教诲,往后绝不敢再犯!”
朱由校摆了摆手,目光转向一旁始终沉默的魏忠贤:
“魏忠贤,你那边呢?你侄儿在肃宁老家的事,查得如何了?”
魏忠贤的身子猛地一颤,比魏朝还要惶恐,磕起头来力道极大,额头上很快就红了一片:
“陛下!是奴婢管教不严!
奴婢那不成器的侄儿魏良卿,在肃宁老家强占民田,还勾结当地的地痞,欺压百姓,甚至……甚至强抢民女!
奴婢先前竟一无所知,是奴婢的错,奴婢愿代侄儿受罚,请陛下饶他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