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三年后
第48章三年后
第四十八章
三年后。
日光满地,杨柳垂金。
院中栽着高高的葡萄藤架,宋纾禾抱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小孩,小孩一张脸长得精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比架子上的葡萄还要大。
他双手抚掌,咿咿呀呀学着宋纾禾说话。
“鹅鹅鹅……”
宋明竹怀里揣着一个葫芦,腕上悬着两个足金中的大金镯子。
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珠子转动半日,忽的踩着宋纾禾双膝,往母亲怀里扑去。
“娘,我想吃烧鹅。”
还在浆洗衣物的冬青听见这话,登时笑得合不拢嘴:“这还是究竟是随了谁的性子?我瞧姐姐也不必费心思教他了,这学了半日,两句诗还没念明白,倒想着吃烧鹅了。”
宋明竹圆头圆脸,他相貌都是挑了父母的长处长,唇红齿白,齿如含贝。
宋纾禾每每抱着宋明竹上街,小孩儿手里就没断过礼物。
不是有张家婶子给的芝麻糖饼,就是有杨家老伯偷偷塞的洋芋丸子。
幽州地处偏僻荒凉,常年风吹日晒,这的人多生的得粗犷豪迈,皮糙肉厚。
就连小孩也常年两腮长着两处坨红。
唯有宋明竹,长着一张江南米乡的脸,如白璧无瑕。
街坊邻居无不对宋明竹另眼相看,恨不得时时抱着捧着,就怕摔碎了这玉做的团子。
那年宋纾禾在琼露宫小产只是柳海川的幌子,红袱覆着的自然也不是胎儿的团块。
怕东窗事发连累柳海川,宋纾禾不敢往南走,一路朝西北奔波。
好在腹中的孩子乖巧懂事,一路上不曾折腾宋纾禾。
宋明竹两岁才会说话,学的第一个字不是“娘”,也不是“姐”,而是“金”。
那日宋纾禾挽着一支千叶攒金牡丹玉钗,那牡丹的叶子乃是金粉镶嵌做成。
宋明竹见了,当即爱不释手,眼睛弯弯朝宋纾禾身上扑:“金、金。”
他喜欢金子,喜欢所有亮闪闪的小玩意。
寻常的金子宋纾禾自然不可能寻来让孩子丢着玩,只能拿金粉嵌在镯子璎珞上,哄着宋明竹笑。
小孩子哪里分得清真的假的,恨不得日日夜夜抱在怀里,就连沐浴盥漱也舍不得摘下。
簪子尖锐,怕宋明竹扎伤自己,宋纾禾又学着做了些别的。
长街上的姑娘夫人见了,个个赞宋纾禾好手艺,也争着抢着要,久而久之,幽州无人不知宋娘子的手艺。
冬青抱着外衫往后院走:“前儿李婶的簪子姐姐可做好了?今儿上街她还问我了,那簪子是她送给未过门的儿媳妇。”
话落,冬青忽然又想起什么,抱着盆子往宋纾禾这边跑,她压低声音,同宋纾禾窃窃私语。
“姐姐,你知道吗?我今早还碰见她儿媳妇的前夫呢,在街上大哭大闹,还跪在路中间求原谅,动静可大了,好些人都出去瞧。”
宋明竹抱着自己的金镯子,伸长耳朵挡在宋纾禾和冬青中间。
他也想听。
冬青笑着拨开宋明竹:“小孩子家家的,怎么还学会偷听了?‘鹅鹅鹅’会背了吗?”
宋明竹小脸一垮,背过手,不理会冬青的揶揄,一心一意抱着怀里的金镯子。
宋纾禾笑睨孩子一眼,也跟着低声:“后来呢,那姑娘没心软罢?”
冬青摇摇头:“哪能呢,那姑娘好容易从火坑中跑出来,怎还会回去?她那前夫好吃懒做,如今又染上赌瘾,若真的心软,日后苦的只会是自己。”
说起遇人不淑,宋纾禾先前遇上的也不是什么良人。
怕勾起宋纾禾的伤心过往,冬青忙忙收住声,只挑些趣事讲与宋纾禾听。
宋纾禾笑着道:“都过去多久了,你也不必如此。”
冬青哼哼唧唧:“过去多久我都忘不了。”
她还记得当初在渡口见到宋纾禾,宋纾禾整个人瘦得不成样子。
宋纾禾捏起冬青半张脸:“好啦,我先去做簪子,你看着点明竹,莫让他跑出去。”
冬青笑着应了声“好”。
乱跑这事,旁的孩子或许会,宋明竹却是万万不会的。
他躺在炕上,听着冬青一遍又一遍念着“鹅鹅鹅”,不出半刻钟,宋明竹躺平呼呼睡大觉,半点也不需要旁人哄着。
冬青和宋纾禾相视而笑,她笑着捂唇:“这孩子还真是不爱念书,一听到诗词歌赋,立刻睡得比谁都快,可见是个有福的。”
宋纾禾眉眼攒着笑意:“我也不图他大富大贵,只求他平平安安就好。”
日落西斜,宋纾禾一手握着金簪子,簪子上嵌着的彩凤惟妙惟肖,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