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第267章怎么……
第267章第267章怎么……
怎么办?
禾嫒尺发现自己在点评上发表的内容被其他同行做成视频蹭热度,并把事情夸大了说时,大概慌了十分钟左右。
好在跟绵绵大王沟通过后,发现对方也曾在最红的时候经历过类似事件,她便冷静下来,甚至还会抽空关注事件后续发展。
她还挺好奇那家老字号会怎么做,说不定还能从中学些新东西。
结果根本没学到。
一般老板在经营过程中碰见这种情况,要么选择积极面对,要么当鸵鸟。
禾嫒尺去的那家老店选择的是后者,不多回应,直接假装无事发生。
估计老板想的是网络热点持续不了几天,只要没人讨论,就很快会被人忘记。届时以前怎么赚的,未来还能怎么赚。
不吱声确实不容易因为回应不好产生更多问题,缺点就是市场容易在其沉默期间被同行瓜分。
很快,发布跟风切片内容的美食博主们,后续便会补上一些新的探店集锦。
《跟本地人吃遍昆明不踩雷》
《你还在吃xxx吗?压箱小店推荐给你!》
《不坑游客真老店,就在这条街!》
《排队2小时才能吃上的米线?跟我看看怎么样!》
类似内容会紧跟着一同发出,里头有些是商务推广,有些是真正的探店作品,啥都有,热闹得很。总归就是要把这家老字号的客源分走。
要提一嘴的是,受到禾嫒尺的影响,最近真探店的美食博主比例变高了一些。
作为一个入行一年左右便做到全网两百万粉,上过热搜,并且经常接到商务,还不被粉丝们嫌弃的美食博主。
禾嫒尺的账号都快被某些专门研究自媒体账号如何起号的团队扒烂了。
以前还只是扒她起号经历,现在人家连她怎么接广,每支广告多少钱,接广之后具体会做什么都分析得相当清楚。
“美食赛道已经很卷,和其他博主不一样,这条赛道一般博主不那么容易变现,初期起号大多也就蹭顿霸王餐吃。但她因为是真吃真探店,积累了一定基础粉丝量,而且保证接的推广品质都不差……”
“……圈内某些商家甚至会以能够让她接上广为荣,只要她愿意,商务根本少不了,据说是她挑甲方,不是甲方挑她。”
“对,她的做法其实就有点像之前说过的直播选品。做直播的就知道,选品很重要,她的账号要是接下来转做直播,估计挣的绝对少不了,按照她现在的基础粉丝数量来算,预估收入一天能达x万以上……”
禾嫒尺刷到这条分析视频时看得津津有味,还在评论区看到不少关于她乱七八糟的传言。
有些人说她运气好,火起来其实根本和她真吃没关系,全靠搞抽象。有些人说她背后其实有大团队,没有资本流量做推手很难火这么快。
有人将她在点评上发过的所有评价都整理成文档,放到评论区当学习资料卖。
有人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学习她的样子探店之后,账号涨粉数据如何等等。
还有人在底下教大家如何用她的切片视频和标签蹭热度。
不过说起蹭热度,最能蹭的肯定还是禾嫒尺自己。眼见云南美食讨论度逐渐变高,她便瞅着机会,在老家赶紧将新作品《小迟逛吃云南之游客视角吃丽江》《滇川交界泸沽湖环湖吃之旅》剪辑好,趁过年之前发出来。
最后,才是和彩云滇菜馆一同拍摄的合作视频。
……
每年春节前后,各大公司员工、老板,大多心思都不在工作上。
大多数项目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启动,要干的活不多,除了某些特殊行业以外,大家在这段时期都很闲。
汪书琴就闲得不行,甚至在上班时间直接公然摸鱼也没人管,反正不摸鱼也没啥事可干。
跟其他同事不太一样的是,别人摸鱼大多是为了偷懒,汪书琴摸鱼则是为了能挣更多的钱。
美食探店博主是她的副业。
汪书琴在小紫书的美食探店号已经开了一年多,粉丝目前已接近四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她加了好些专门的业务群,闲时在里面接单吃饭拍照,以她目前的粉丝数,混免费吃相当轻松。偶尔接上付费商单也能赚点,填她每个月的吃饭花销肯定没问题,再多就没了。
全职做这个她会穷死,反正半年前她还是这么想的,直到她发现自己的关注列表里杀出一个新人。
——小迟没吃饱。
认识小迟没吃饱,是一年前的事,大家没见过面,就是个自媒体人学习群的群友。
后来大家还一起加了鹏城本地探店接单群。彼此仅是聊过几句,不熟,互相点过关注的关系。
汪书琴对小迟其实没什么太多印象,毕竟群里派单她都不怎么出来,线下大家也没见过面。时间一久,她在群里认识的群友越来越多,很快便忘了这个人。
直到七月刷到她的贵州系列作品。
很突然,最开始汪书琴还真没想起来这个账号是啥时候关注的。翻过对方作品列表,汪书琴才想起来,这不是跟她一块入行的新人么?
怎么涨粉涨这么快?!
她还去专门搜了小迟没吃饱相关的起号分析文章看,想知道这位和自己几乎同一时间入行的新人到底怎么做到短时间甩开她这么多。
从那时候起,小迟没吃饱便成功闯进她的视野,并在接下来的时间为她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再后来,小迟发的作品便顺理成章地成为汪书琴的学习模板,每次更新必看,最近的云南系列她就挺喜欢,大理篇她最喜欢集市和菜市场的内容。
花不了太多钱,而且看起来生活气息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