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第134章还是得吃。
第134章第134章还是得吃。
小众圈子的作品有小众的好处,那就是续航相对持久。
平台流量基本就那么多,一般视频发布过后一周要是还没t起来,后续估计也就那样了。
不过视频评论区互动量和观看量的比例还算可以,所以时不时的,平台还会持续给作品一些流量。哪怕视频发布时间已过一周,浏览量也依旧平稳地上升着。
就是慢。
*
五月的鹏城几乎一直在下雨,外头淅淅沥沥的,就没怎么放过晴。导致禾嫒尺在家里洗的衣服也总是晾不干爽。
她把昨天晾阳台上,还未干透的衣服收进屋,用吹风机把衣服吹得蓬起。
等衣服干透后,再将未来几天需要穿的衣服塞进行李箱,把行李打包好放在一旁,又用手机登上某个购票小程序买票。
没错,她在准备出远门。
倒不是去从化。
这事说来有些复杂。
由于美食网红打卡app的升级任务进度条还缺着一大截,所以禾嫒尺曾考虑过多种完成任务的方法。
第一种,买流量券硬刚。
app的定点推送流量券总归更智能些,推送的用户对象会更容易点进视频观看内容,用起来倒是应该不会太亏。
缺点是贵。
第二种,去从化拍新的美食视频。
量堆得多总会有奇迹。而且万一哪篇视频戳中大家的心,忽然爆火,也能将其他视频阅读量带起来。
缺点是得额外支出路费,旅费。
第三种,茍。
茍是很好用的招。
视频发布后,最大的流量基本会在一周内结束,但如果视频互动量,热度,都还不错,后续也几乎每天都会有少量新流量。
不多,但有。
发布在三个平台的从化三部曲,相当于9个单独的小视频。积少成多,几乎每天都会增长100小时左右的浏览总时长。要是像现在这样的流量能一直持续下去,再过一个多月,任务也能自己完成。
不过禾嫒尺知道,作品流量往后会越来越少,真茍的话,运气好也得茍三个月。
禾嫒尺不喜欢将可能□□给虚无缥缈的运气,光是干等啥也不干有点闲得慌,而且未来更不确定。
所以她决定去从化再取些新素材,在那之前,还得再多学□□镜,以及怎样把食物拍得看起来更有食欲等知识。
只是在网上学的大多数知识她之前都学过,也在视频中运用过,似乎短时间无法再快速将技术提升。
最后看来看去,她居然咬牙买了个新镜头。
想看看氪金能不能出奇迹。
正当她带着新买的镜头,信心满满想去从化憋个大招时,一位之前在网上认识的网友向她发来合作邀请。
对象就是在逗音id名为陆爷爷教你做菜的陆鼎仁。
之前她曾因为陆鼎仁在逗音涨上不少粉,打那之后,两人时不时地会在网上进行交流几句。
有时是禾嫒尺跟陆鼎仁聊,有时是跟他放假回家没事干,帮爷爷拍视频的孙子聊。
和孙子聊,大多关于是自媒体运营相关的内容。
对方年纪还不大,看样子好像不太想继承家里的饭店当厨师,而是想试试做自媒体。
正巧最近禾嫒尺在p站的账号越做越好,他有许多东西想问。
而禾嫒尺的逗音号也还没怎么做起来,正好也可以问他不少关于逗音平台的事。
和陆鼎仁则基本都在聊美食相关话题,比如说哪里的东西好吃,哪个食材有什么特色等。
两人互相关注,所以会刷到对方的额视频,这次在从化回来以后,陆鼎仁也同样刷到了禾嫒尺的新视频,聊天时还顺便给禾嫒尺科普了些如何给鱼去骨的知识。
说得兴起,甚至还想拍个视频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刀工。
“实际上给大头鱼去骨也不算很难,掌握技巧之后,不少在家里常做菜杀鱼的烹饪爱好者也可以做到。”技巧这种东西,他可以教。
以上这些话字数不少,陆鼎仁打字不快,他不确认自己的广普禾嫒尺能不能听懂,所以全是他那十几岁,还在上学的孙子帮忙打的字。四舍五入相当于三人群聊。
聊着聊着,禾嫒尺就开始说起关于粤菜看起来似乎不那么上相,不少吃起来味道不错的菜被拍成照片、视频之后,不太能带来食欲的问题。
陆鼎仁听了禾嫒尺的话先是有些愕然。
“没有啊,怎么可能,粤菜怎么可能不上相,只要好好摆盘,都可以很好看呀?”他自己就是开酒楼的,摆盘还是基本功。
说起来,陆鼎仁虽然活的时间比禾嫒尺久,还真没听过粤菜被拍成视频或照片不上相这种说法。
当然啦,他是个厨子啊。
对于堂食客人来说,好不好看,能不能透过摄像头给人带来食欲都是小事。菜端上桌就开始吃了,谁管它拍成视频或照片上不上相。
后来拍做饭视频时,因为他技巧娴熟,网友们观看视频的重点更倾向于烹饪过程,而不是成品。也不会出现像禾嫒尺那样拍摄探店视频才会发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