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朝会前定计二 - 大宋执印人 - 长弓禺疆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宋执印人 >

第37章朝会前定计二

午时,王珪如约而至。

赵煦与李助起身相迎,王进、童贯以及杨怀玉三人,则是被打发出去,看守在门外。

“王相,朕这里有个不情之请,希望王相能够答应。”书房门关闭,赵煦就开口说道。

“官家请说。”王珪并未拒绝。

赵煦指了指李助说道,“朕有意让太玄入太学,原本的打算是让太玄入苏门,由子瞻先生举荐。”

“但现在我们人手奇缺,朕需要太玄尽快入朝,而若是直接举荐,日后难登高位,现在唯一可行之法,就在今年太学上舍。”

“可是现在太学祭酒,乃是王安石之徒陆佃,陆佃虽未与子瞻先生有着明确的间隙。”

“但早年间,子瞻先生反驳过王安石新法,被列为旧党,与新党之间多有间隙。”

“所子瞻先生举荐,陆佃若是记恨旧事,恐生变故,太玄怕是入不了上舍。”

“因此,朕想让王相将太玄收入门下,举荐太玄入上舍。”

“就是不知,王相以为如何?”

“太玄于老夫有续命之恩,官家所请,老臣自是答应。”王珪笑着点头道,“一月后,老夫会邀请百官,以及各方大儒,举办拜师宴,为太玄正名。”

“这一月时间,太玄好生准备,届时拜师宴上,会有人考察其经义,策论,太玄只要所答有物,老夫便可趁机举荐太玄入太学上舍。”

“到时候,老夫旧友,以及一些官员,也定然帮忙说话。”

“那时,陆佃再有不满和不愿,也定然不敢阳奉阴违,阻拦太玄入上舍。”

“多谢老师。”

李助也是个明眼人,王珪虽然在文坛的名声上不如苏门,但在地位和官场上,绝对是碾压苏门的存在。

现在他成了王珪之徒,那在别人眼中,他就是王珪的人,只要他自己不拉胯,进入上舍是板上钉钉。

而且,他一旦在上舍考核得到上等,有进士及第出身,那甚至不需要赵煦给他谋取官职,王珪就可以轻易帮助他谋取官职。

这样一来,他几乎可以说是,赵煦摆在明面处的暗子。

“太玄免礼。”

王珪微笑着摆摆手,他现在绑缚在赵煦的船上,李助既然能让赵煦亲自开口,那就证明赵煦十分看重李助,收李助为徒,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赵煦嘱咐道,“好了,此事就这样定下,这几日太玄就无需进宫,晚上去相府住下,准备好应对一月后的拜师宴。”

“现在朕和王相给你搭好了戏台子,那剩下的事,就需要靠你自己了。”

“官家所言不错,太玄这一月的时间,就在老夫府邸住下,老夫会让仲修与文叔指点你学习经义。”王珪附和道。

“官家,老师放心,臣定不负所望,定然在拜师宴上扬名,进入太学上舍。”李助郑重应承下来,脸上带着强烈的自信。

他虽是道士,有不凡的武艺,但也研习各家经典,对经义策论,并不陌生,腹中也有些文墨。

况且,王珪也说了,这一月会安排王仲修和李格非为他指点,他有自信,一月学习,他定然能将经义和策论学习明白。

“好,朕就等待你的好消息。”赵煦微笑道,他很喜欢李助这种自信的性子。

王珪眼中也带上了异样的神色,对李助的自信,感到意外和惊喜。

随后,赵煦向李助嘱咐道,“太玄,你先出去,在外等候,朕还有些话,要与王相单独谈谈。”

“是,官家。”李助拱手行礼后,退出书房,并将门关上。

李助离开后,赵煦错开话题,像王珪问道,“王相,昨日你让朕推荐林槩知枢密院事,敢问林槩与你关系如何?”

“官家放心,这林槩其实是老臣远房表弟,只是我二人皆身居要职,这层关系也就隐瞒下来,老夫与林槩也只是在私下往来,整个朝堂中,无一人知晓。”王珪没有隐瞒,坦诚的回应。

“既然如此,那朕就放心了。”赵煦微微颔首,其实昨天王珪让赵煦推荐的时候,赵煦也有些纳闷。

因为林槩即使在他未来的记忆中,存在感都很低,甚至于林槩是哪一年离开中枢,赵煦都不清楚。

但现在听着王珪这么一解释,他才清楚,林槩与王珪之间,居然还有这一层关系。

不过,有这层关系,那他也放心下来。

“官家,老臣曾与王观文有旧,观文曾在病重之时,托老臣照顾其后,现长子王厚为通直郎,在地方任职。”

“王厚此人少年英才,在军政上得其父真传,官家若是同意,臣可招其入京,伴官家左右。”王珪听闻赵煦的话,心下一动,举荐了自己故旧后人。

“三奇副使之后。”赵煦惊讶道。

王厚的名声不显,但王厚父亲,王韶可是大名鼎鼎,一纸《平戎策》,亲自指挥熙河开边,为大宋拓边两千余里。

这在大宋的历史上,除却开国之初的功臣,能在军功上与王韶者的文人,恐怕也就后来的章楶一人,甚至于不少武人也比不上王韶的军功。

“正是如此。”王珪点点头,感慨道,“可惜其长子自幼从军,不修文事,为父守孝三年,现复通直郎,为天武军,左厢一军都副指挥使。”

“那此人性情如何,能否为朕所用?”赵煦问道。

“官家放心,臣既然敢举荐,那就是有把握之人。”王珪肯定道。

“既然如此,那王相可在明日朝会之后,将王厚调任枢密院,担任正六品承旨,主管兵籍房。”赵煦思虑片刻,直接做了决定。

枢密院兵籍房,兵籍房“掌行诸路将官差发禁兵、选补卫军文书”,若是王厚担任,他就可以借助王厚的手,慢慢插手禁军,将天武等军,慢慢纳入手中。

“官家放心,老臣晓得。”王珪心头微惊,他此刻也明白了,赵煦的布局是在军制上,接下来的时间,恐怕会在枢密院上重点下功夫。

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