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王珪病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多雨,天空阴沉,王珪府邸内笼罩着一片阴云。
王仲修、李格非以及李助面色阴沉,带着悲戚之色。
苏轼等官员,都在王珪府邸中徘徊,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赵煦和高太后的轿子,急匆匆的在王珪府邸门口停下。
赵煦和高太后脸上不带一丝笑容,迅速下轿。
童湜和童贯在侧,为赵煦和高太后打着油纸伞,王进杨怀玉护卫在赵煦身后,带御器监的高手护卫在高太后身后,一行人行色匆匆的进入府邸。
赵煦和高太后一进府邸,所有人都为之一惊,纷纷上前行礼,“见过官家,见过太皇太后。”
“免礼。”高太后摆摆手,向苏轼问道,“子瞻,王相如何了?”
“恐怕就是这一两日了。”苏轼叹息。
他是知情者,清楚王珪现在的情况已经无力回天。
但经过一年的相互配合,他与王珪十分默契。
特别是后面几月,赵煦与高太后摊牌之后,他与王珪不再用演戏,相互配合之下,又有高太后和赵煦的配合,现在大宋可谓是吏治清明,有盛世之兆,现在王珪身死,他也感到心头悲伤,为大宋失一良相而惋惜。
“真的无力回天了吗?”高太后心有悲伤,不甘的询问。
赵煦与她摊牌后,就将王珪和苏轼的底细告诉了她。
这几个月来,他们相互配合,让大宋一扫神宗时的弊病,让大宋快速强盛起来,隐隐有盛世之兆。
现在王珪病重,命不久矣,对她来说,可谓是重大打击,为即将到来的盛世笼罩了一层迷雾。
赵煦面露悲戚,他也是知情人,虽然早已知道王珪的命数,但真正的到了这天,他发现还是感到莫名的难受。
毕竟,这一年来,他与王珪从最开始的利益置换,到后来的交心。
可以说,若是没有王珪这一年的辅助,大宋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他也不可能这么快完成布局。
林槩等亲近王珪的官员,同样面带悲伤,纷纷沉默不语。
“回太皇太后,家父身体已至极限,药石难医。”王仲修上前,面容悲戚,躬身行礼。
“我大宋痛失一贤相,痛煞老身是矣。”闻言,高太后悲呼,手捂着心口,差点摔倒。
“祖母,相信王相也不会愿意看到,祖母因他而伤心过度。”赵煦眼疾手快,快速扶住高太后,低声劝说道。
“太皇太后,官家所言不错,大宋还需你维护,还望保重身体,你若是因悲而倒下,王相若是得知,也定不会安宁。”苏轼也出言劝说道。
“老身心痛啊!”高太后叹息道。
“祖母,不如你先回宫,这里就交由孙儿和苏相处理。”赵煦见状,生怕高太后出了什么岔子,赶忙出言劝说。
“哎——”高太后长叹一声,“既如此,那老身就先回宫,此事就交由官家了。”
“祖母放心,孙儿定会妥善处理。”赵煦严肃的点点头。
随后,童湜扶着高太后,一起离开了王珪府邸。
高太后走后,赵煦向李助问道,“太玄,安道全那边有无办法?”
李助摇摇头,叹息道,“安神医说了,回身丹是续命猛药,这种要一旦使用,神仙难救。”
“安神医现在就在丈人房中,他说应该能让丈人苏醒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后,丈人……”
李助话未说完,但大家都清楚,王珪是到了尽头了。
赵煦沉默许久,最后无奈的叹息道,“命数使然,你等节哀,现在大家静候王相苏醒,等其交托后事吧!”
众人闻言,齐齐沉默下来,王仲修和李格非,眼泪垂落,以袖轻拭。
李助好些,但也眼尾泛红。
李助三个月前,在王珪的主导下,已经与王珪次女完婚,是王珪的女婿,同时也是王珪的徒弟。
苏轼和林槩等人,静静的站在一旁,与赵煦一起,静静的等候着。
嘎吱——
不知过了多久,王珪所在的房门打开,安道全走了出来,看到赵煦后,他快速上前行礼,“臣见过官家。”
“免礼。”赵煦挥挥手问道,“王相可曾苏醒?”
众人的目光,齐齐看向安道全。
“回官家,王相已经苏醒。”安道全颔首行礼道,“臣出来,就是王相嘱咐,让官家、苏相以及李助大人,进屋一叙。”
“太玄,子瞻先生,我们一同进入,别让王相久等。”赵煦快速嘱咐后,向着王珪病房走去。
苏轼和李助同样不敢怠慢,紧随其后。
赵煦三人进入房间,王珪听到动静,立刻扭头看向赵煦三人,微笑道,“官家,还请恕臣无礼,不能起身行礼。”
“王相无需如此,今日没有大宋官家赵煦,只有王珪徒弟,赵煦。”
赵煦快速上前,来到床榻边上,抓住王珪的手,看着王珪现在的样子,不由得眼尾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