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由头
“大理寺卿何在?”
赵煦没给曾布反驳的机会,朗声开口。
“官家,臣在。”
大理寺卿不是别人,正是赵煦特意提拔的宿元景。
宿元景现在三十出头,风姿绰约,长相俊朗,自带刚正之气,是元丰三年的进士。
赵煦未与高太后摊牌前,因人手不足,就特意让王珪接触宿元景,后来王珪发现,宿元景是可用之才。
于是,赵煦便收入麾下,经过一年的提拔,宿元景已经成了大理寺卿。
不过,宿元景在赵煦的授意下,刚正不阿,谁的面子也不给,被朝堂百官成为白面包拯。
“朕且问你,曾布之妻,魏玩可曾到大理寺投案?”赵煦故作严肃,朗声询问。
曾布和养女搞在一起,魏玩对曾布早已心灰意冷,魏玩之前畏于曾布权势,是敢怒不敢言。
但赵煦派人找到魏玩,并表明了身份,魏玩自然不会拒绝,不仅将曾布与养女之事捅了出来,还将这些年曾布与人交易,作奸犯科的账本和信件一起拿了出来。
因此,现在大理寺可是证据确凿,完全能将曾布直接钉死,就是翻身也做不到。
“回官家。”宿元景行礼,朗声道,“曾大人之妻,于前日递交了曾尚书犯罪证据,经过本官核查,确定证据为真。”
“今日,刘御史即使不弹劾曾布,本官也会拼掉这身官服,弹劾曾布。”
“我大宋朝堂,绝对不容如此搅乱纲常伦理,贪得无厌的腌臜之人。”
宿元景的声音刚正有力,朗朗正气,恍若洪钟,让朝堂百官为之一震。
让曾布身子一软,面如土色,口中不停的呢喃着,“贱妇误我,贱妇误我。”
“曾布,你还有何话说?”
赵煦目光凌厉,舌绽惊雷。
“臣……枉顾皇恩,愿意认罪。”
曾布本就是个人杰现在事发,知道回天乏术,索性也不再挣扎,整理了朝服,跪在地上上,向赵煦行礼。
“传朕旨意,着大理寺、御史台、刑部三司回审,凡是涉案之人,从重严惩,曾布暂押于开封府,案件未清之前,任何人不得见曾布。”曾布认罪,赵煦朗声下令。
“臣等遵旨。”
苏颂、宿元景以及刘挚郑重行礼。
很快,上来一群侍卫,扒掉曾布官服和官帽,将曾布带离了紫宸殿。
曾布一系的官员个个面色惨白,好几人坐在地上久久不能爬起来。
其他还准备争相的所有人,全部安静下来,一个个十分老实,局促不安。
大家都不是傻子,曾布这事,肯定是事先准备。
不然,怎么可能轻易的就将曾布一击必杀,直接捶死。
而能做到这种事的人,除了官家和高太后,再无他人。
因此,他们就是再傻,也反应过来,皇室在动曾布的同时,也在警告他们所有人,左相之位,早有定论,别胡乱去争抢。
赵煦瞧着朝堂安静下来,冷冷一笑,这次敲山震虎的效果还不错。
随后,他微微扭头,看了眼高太后。
高太后心领神会,果断出言,“诸位爱卿,王相病逝,左相之位已经空悬两月,确实不可继续空悬,今日应当有个定论。”
“现在,还望众卿再行举荐。”
“官家,太皇太后。”
高太后话落,第一工具人张璪果断出列,朗声道,
“臣以为,刑部尚书苏颂素有经天纬地之才,怀安邦定国之志。”
“其历仕诸职,整顿吏治、皆有建树,可见其深谋远虑、担当有为。
“且其人清正持重,不徇私情,深得朝野信赖。”
“如今国需良辅,臣窃以为苏颂堪当宰辅之任,若能委以重任,必能辅佐官家,裨益社稷。”
“臣愿以薄躯为其担保,恳请陛下圣裁。”
赵煦闻言,也暗自竖起大拇指,张璪不愧是第一工具人,每次举荐,都是字字珠玑,词藻华丽。
苏轼等人愣了一下,齐齐看向赵煦。
只见赵煦微微颔首,苏轼领头附和,“官家,张大人所言甚是,苏尚书腹有良才,为人谦和,实乃左相最佳人选。”
林槩虽有些不解和不甘,但也清楚这事已经成了定论,他不可能反驳,只能附议。
蔡卞等人紧随其后,跟着同意下来。
苏轼等人一开口,朝堂上的大半官员,立刻跟着附和同意。
李清臣一系的人,即使再有不甘,也不得不同意下来。
就这样,苏颂晕乎乎的成了新一任的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