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友弟恭,或许吧~
兄友弟恭,或许吧~
贺昌锦看着面前的诏书,深深的叹了口气。
孙海站在一边伺候着,看着他的神情,犹豫了一下才开口问道:“殿下是觉得哪写的不对吗?”
“幼良才满十六,孤怎么忍心让他一人去北方,治理四州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贺昌锦盖上诏书,站起身,走出了御书房。
“奴才明白,殿下是舍不得弟弟吃苦,但还有一个月就是殿下的登基大典,到时殿下便是九五之尊,于六皇子而言,您也不再只是哥哥。”孙海轻声说着。
“孤……”贺昌锦站在荷花池前,沉默了许久才继续说道:“都明白。”
两个月之后,贺昌锦下旨封贺固川为镇北王,治理北方四州。
他离京的那一天,贺昌锦站在宫墙上看着北方看了许久。
“皇上,太阳都快下山了,回去吧。”孙海帮他披上披风,轻声劝道。
“他选在曲州建府,那处很冷。”贺昌锦皱眉说道。
“皇上,那就多给些赏赐,府邸修的暖和些,自然就冻不着王爷了。”
“不可如此宠他,朕已登基,再也不单纯是他的哥哥了。”贺昌锦扬手丢下披风,转身便离开了。
孙海摇摇头,捡起披风跟着,这不还是心疼王爷会受冻,要陪着他一起吗?
十年后
“这奏折是什么意思?幼良说他喜欢男子?”
贺昌锦来回踱步,似乎不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走几步便又回到桌边再次将奏折拿起看一遍,又继续踱步。
“皇上,这定是王爷的权宜之计,怎么会是真的?”孙海连忙安抚。
“权宜?不会,他从来都不会骗朕。”贺昌锦走了几步回到桌边,又仔细将奏折看了一遍。
“他特地上奏,说让朕给他挑个男妃……”
“北方苦寒蛮夷之地,定然是寻不到合心意的,对对对!”
贺昌锦连连点头:“去,把这京中适婚年纪的好儿郎都画了画像送进宫来,身子不清白的不要,有婚约的也不要,对了,去过烟花柳地的也不行。
家里有什么通房啊,和婢女牵扯不清的也不行!
还有本身就喜欢男子,有过牵扯的更不行!”
孙海下意识看了一眼桌面的奏折,还想再劝劝,但看着皇上的模样又觉得可能劝不住:“是!”
五日后,御书房摆满了男子的画像。
“皇上,除了京中勋贵的子弟,家事清白的也都在这了,事情办的隐秘,无人知晓。
看这个,琴棋书画样貌都是一等一的,十二岁中了秀才,虽还未中举,但今年刚年满十六,也不急,而且跟了王爷,这些也就不重要了。
还有这个,年纪是大了些,已经二十有二,但清清白白,样貌也是不用说,当初谢小侯爷的美人册上还有他的名号呢。
这个是元靖侯府的小公子,自幼便聪明过人,之前入宫太皇太后也见过,十分喜欢……”
贺昌锦边听边看,边看边摇头:“这个不行,江郎才尽的多了,年少聪慧的很可能就是过眼云烟。
这个脂粉气太重,幼良不会喜欢。
这个太过瘦弱,虽朕已经十年没有见过幼良,但这样的站在他的身边,定然不相配。”
一路挑挑拣拣,外面都已经夜深人静,贺昌锦还是没有挑到一个满意的。
“皇上,要不把这些画像送去镇北王府,让王爷自己挑挑?”
孙海还是觉得王爷那奏折就是权宜之计,等看到皇上真的帮他选男妃,应该还会有别的上奏,到时皇上也就不会再执着此事。
“幼良的奏折中说的明明白白让朕帮他挑,送去给他,那不是觉得朕不重视吗?”贺昌锦挥挥手直接拒绝了。
他又将画像看了一遍,想着是不是再让人去寻一寻,突然他眉尾一动:“你说这个上过什么?”
孙海凑近看了一眼,想了下说道:“谢小侯爷的美人册。”
“谢钺呢?这画像中为何没有他?朕没记错的话,他没有说亲吧?”贺昌锦说道。
“啊?”孙海低头看看众多画像,又擡头看看皇上,犹豫片刻说道:“小侯爷天天和国舅爷流连烟花之地,应该……不,不符合吧?”
他突然有些疑惑,自己是不是没有揣测明白圣意,皇上也知道王爷是推脱之言,只是为了给王爷一个下马威?
可这些年皇上对于王爷的挂念和宠爱,自己都真真的看在眼里啊!
难道这些年的假意针对,还真的让皇上对王爷动了杀心?
“他,小孩子一个。”贺昌锦擡头笑了两声:“他的流连和别人的不一样,他肯定清白!
朕喜欢他,看他顺眼,幼良就一定也会喜欢他。
而且你别说,定远侯府的幼子太合适了。”
孙海立刻明白这不只是一桩婚事了,他提醒道:“可侯爷和侯夫人能愿意吗?”
“谢堂想不到那么深,朕直接下旨赐婚,他一定会以为朕要动幼良,自然会主动将儿子送去北方。
至于人到了北方,幼良能不能看上,那就再说。
本就是一场荒唐事,幼良若是没看上,朕就权当没这回事,若是看上了,那不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