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谢 - 东宫四莳锦 - 飞雨千汀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东宫四莳锦 >

凋谢

凋谢

剪剪金风,吹拂起夏莳锦腮边的碎发来,白氏脸上挂着慈和的笑意,擡手帮她将发丝掖至耳后。看似慈爱无比的一位长辈,可她心里究竟在想什么,旁人却根本看不出来。

当年老侯爷尚在时,原是想将爵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夏元的,也就是白氏的夫君。可夏元突然伤了腿,大夫帮他治好后,却言未来恐怕不良于行,老侯爷就此也改变了心意,将夏罡这个嫡次子请旨立为了世子。

这也正是两兄弟结怨的根由。

过去白氏每每看到孟氏又添了什么喜事,心中便觉不忿,总觉得这一切本应是属于她的,她却与侯夫人这个位置错过了。

而如今看着春风明媚的夏莳锦,白氏心里又隐隐多了一份不忿,这一切本该是属于她的瑶儿的。若自家老家是侯爷,那今日便是瑶儿被官家赐婚了。

想着这些,白氏心里一片苦涩,生怕叫夏莳锦看出来,强自挤出个笑脸儿来,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花树问:“那边是什么地方?”

夏莳锦便道:“大娘,那处是紫薇园,眼下紫薇花开得正盛,您若是喜欢我就陪您去逛逛。”

“好。”白氏说着,往前走去。

几人行过府库时,白氏一眼瞧见堆在库房门前如小山一样的各式礼盒,不由好奇:“莳锦啊,这是在做什么?”

莳锦正要说话,孟氏从“小山”后面走了出来,疑道:“大嫂,你们怎么到这边来了?”

“哦,是我想让莳锦带我和瑶儿在府里逛逛,正巧就逛到这处来了,弟妹这是在做什么?”白氏凑过去,认真扫量着那些精美非常的匣子,猜测这么好的外盒里头装的是什么好东西。

孟氏笑着摇了摇头,无奈道:“都是一份份人情世故,我正愁着未来要如何一样样还呢。”

孟氏说得隐晦,白氏却不难听明白,看来这些都是圣上赐婚之后,那些达官贵人们送来的贺礼。

不用想也知道,眼下安逸侯府定是成为了整个汴京都想巴结逢迎的门第,那么多人想要攀交情,可没有邀贴也不好直接登门,是以便让家仆将贺礼送过来,礼数尽到。

要说不眼热,那一定是骗人的,可与其嫉妒,倒不如趁机跟着捞些实惠,不是有句话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么!

白氏面上极力掩饰这些情绪,体贴地劝道:“弟妹何需为这些忧愁,眼下府里紫薇花开得正好,不妨以此为由,办场秋日赏花宴以作答谢。毕竟大家都是一片好心,总也不好薄了人家。”

其实孟氏原本也正有此意,只是今日老夫人和白氏她们突然来了,才将她原本的筹划打乱。听白氏这么一说,孟氏便说起此事来:“眼下办宴,只怕会搅扰了母亲养病。”

“害,侯府这么大,从南头走到北头恨不得要一炷香才成!我也看了,这紫薇园离着母亲的住处远着呢,怎会搅扰?”

白氏打消了孟氏的这点顾虑,孟氏当即也不再犹豫,“那行,那我回头就去筹备筹备此事。”

“哪儿还用回头,我们这不是现成的人手?这种事啊我最在行,在洛阳时三不五时就要办宴,我帮你来筹划筹划!”说着,白氏便拉着孟氏往库房里去了,还回头招呼夏莳锦和夏瑶也进去搭把手。

白氏是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凡事说干就干,她现下打算先帮着孟氏将所有送贺礼的名单整理出来,然后再一一下贴子邀请。

孟氏也是半推半就,多年关系不睦的长嫂,突然对自己如此热络,她倒也觉得不失为一件好事。若能就此解开心结,一家人从此和和乐乐不再猜忌,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安逸侯府的库房足有四间屋那么大,夏莳锦和夏瑶在一旁负责核对礼单,孟氏则在里间伏案记着核对好的名目。

白氏原是自己抢了个誊写贴子的活儿,但真将名册拿到手里,却不急着去誊写,而是一条一条逐个研究。有上面写的不清楚的,还要开口问孟氏两句。

“弟妹啊,这位礼部尚书大人多大年纪了?”

孟氏低头专心写着东西,随口回道:“四十有三。”

白氏心下一喜,这不是同他们差不多的年岁?那么想来他的儿女也该同自己的儿女差不多年岁,便迫不急待又问:“不知尚书府上的几位公子,可都有婚配了?”

孟氏手中的笔略一停顿,不过想着白氏原本就是个爱打听这些的性子,只当她八卦,也未往心里去,说道:“礼部尚书没有儿子,只有一双女儿,皆已出嫁了。”

“哦。”白氏的声音里不难听出一股失望的味道。不过很快她又问起另一个:“弟妹,那这个中书舍人宋大人府上呢,可还有未婚配的公子?”

这回孟氏彻底停了笔,听出白氏心思并不单纯,便直接问起:“大嫂,您这是想为谁牵红线不成?”

被她点破,白氏先往外看了看两个晚辈,直觉她们听不见这边说话,才小声应了句:“正是。”

孟氏笑笑,“是给哪家?”

“我哪有那个闲心管旁人家的事,自然是给咱们瑶儿!”

这就叫孟氏有些意外了,转头看了眼夏瑶,“瑶儿不是早就同京西转运使祁府的三公子有了婚约?”

想起这门亲事,孟氏还记得当初大嫂可是使出了不少的手段才促成的。不过说来也奇怪,从她还在洛阳时这门亲事就定下了,可她如今都迁来汴京两年了,还是没见两府办喜事。

提起这桩亲事,白氏倒是先叹了一口气。

“看来弟妹还不如,打从你们迁走后不久,祁大人就病故了。祁三公子守孝三年,我是怕误了咱们瑶儿。”

“三年是有些久,可如今也已过了两年了,算起来仅余下一年,眨眼也就过去了,大嫂又何必急在这会儿?”孟氏原是真心相劝,可说完这话一看白氏有些难看的脸色,就知道这话自己不应该说了。

很显然,白氏真正介怀的并非再等一年,而是已看不上祁家了。

也是,当初大嫂拼了命促成这门亲事,图的便是祁大人的官位,指着他未来能提携自己的儿子。如今祁家最有本事的人走了,便等同这一方天给塌了,大嫂这是认定祁家未来撑不起来了,想给自己女儿另谋高门呢。

想到这里,孟氏突然觉得方才大嫂这么热心的撺掇自己置办这场秋日宴,该不是也存着结实物色些汴京权贵门庭的心思吧?

不过这秋日宴,也是孟氏筹划了几日的事,不管大嫂有没有别样的心思,办总归还是要办的。

为了不落白氏的脸色,孟氏只好说些模棱两可的话先将她安抚住:“大嫂,姻缘这种事强求不来,但我一定会将此事放在心上,为瑶儿尽量物色物色。”

得了这话,白氏总算脸上好看了一些。

过午时夏罡回了府,孟氏先将老夫人的事悄悄同他说了一说,而后夏罡便去给母亲请安。

施过金针后醒来的夏老夫人,竟觉自己的腰奇迹一般的不那么疼了,只是依着姜大夫的叮嘱,还得注意腰部的保暖。

是以夏莳锦方才在库里帮忙时,特意寻了一块上好的皮子来,“祖母,孙女叫人改了改,往后您就可以像束腰一样将它系在腰间,好暖着腰。”

夏老夫人接过那皮子看了看,很是喜欢,“三丫头果真是孝顺!”

见祖母喜欢,夏莳锦便亲手帮祖母系到了腰了。她犹记得小时候,祖母是极疼爱自己的,只是这两年她不能伺候在老人家身边,难免有些愧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