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那个人早就变了…… - 女尊首辅养成记 - 史官提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2章那个人早就变了……

周世景寥寥数字,说了这么一件小事,却足以宽慰独在异乡收信人的心。

杨思焕将信重新叠起,放进抽屉收好。

这天夜里,杨思焕才在床上躺下,就听到有人敲门。

来人是周威,她带了壶酒,要找杨思焕叙旧。

周威在小几前盘对坐下,自己先喝了杯:“还记得启明书院吗?”

那是杨思焕还未考上秀才之前念书的地方,当年为了交学费,卖光了家里下蛋的鸡,她怎么会忘?

她后来再也没回徽州府,听说启明书院后来发展得不错,新修了斋舍,书院虽在小镇上,却有很多乡绅抢着把自家子弟往里送。

原因无他,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出了三个进士,其中有两个还是同一科的三鼎甲,这是小镇乃至整个徽州府都不曾有过的奇迹。

而现在的启明书院,再也不是当年破烂不堪的小书院了。

杨思焕也坐下来,她来到这个世界,七年,却仿佛过了大半辈子,她因此笑了笑:“怎么会不记得。”

“人是最复杂的,没有变之前,永远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周威意味深长地感慨。

说起这个,杨思焕就不得不感叹造化弄人,曾经她无比嫌弃的室友居然成了她大嫂,她长叹一口气,仰头喝了一口酒:“我大哥吃了太多苦,你要对他不好,我定不轻饶。”

周威抬袖笑道:“下官怎敢?”

杨思焕道:“少来这一套。”

去年

杨思焕和周威重逢时,她就已经知道周威对她大哥有心,当时她并不看好,后来周威入翰林,倒也算踏实,想来是前几年丁忧在家历了不少事,整个人的脾性都改了不少。

上次杨思焕重病缠身,亦是周威去找了太医来救了她一命,杨思焕心里有数。

“上次多亏你请人救了我。”杨思焕道,“大恩不言谢,日后有事尽管开口。”

她顿了顿,复道:“不过以我现在的处境,或许亦帮不到你什么。”

说到这里,杨思焕想起自己,是作为朱承启用来打压首辅而舍下的棋子流落至此,那周威呢?

她便问周威:“你到这里做县丞,是因为什么事?”

周威摆摆手:“孩子没娘,说来话长。我大概开罪了都察院的柳大人,往后日子不会好过了。”

杨思焕怔了怔:“柳大人?”

那位柳大人背后有陆老太傅撑腰,为人又睚眦必报,每年朝廷要对官员进行考核,都由都察院和吏部一道负责,因此朝中人大多都要让她几分。

杨思焕蹙眉:“你得罪谁不好,怎么偏就惹上那个瘟神?”

周威只道:“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

想来是翰林院哪位上属捅了篓子,不得以把周威这个没背景的推出去担罪。

杨思焕听她这么说,也就不再追问,倒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准备安慰周威几句,却见那货风轻云淡的说:“县丞也好啊,我爹他老人家要是泉下有知,晓得我吃上官家的公粮,定会高兴的。”

杨思焕颔首,人心不足,周威这话倒是实在。她拍着周威的肩膀宽慰:“陆长松做大理寺少卿前,也是县丞。”

话一出口,她又觉不对。人家陆长松可是陆家的嫡长孙女,自她出生,就已经赢过所有人。

周威不说话,只抱起酒壶,嘴对嘴咕噜咕噜喝了个干净,之后才道:“将来我有了女儿,就叫你哥天天盯着她读书。那丫头起点高了些,怎么也不能比她娘差。”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yanqing/17_b/bjzc7.html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杨思焕挑眉打断她:“你怎么就知道一定会是女儿?听你这意思,你是非要女儿不可了?”

由于杨思焕大哥之前和姓许的和离,就是因为许家重女轻男,所以她对这事极为敏感。很反感听这种话。

“我只是这么一说。”周威眯着眼睛,却见杨思焕坐在地上旋转,很快又分裂成两个。

两个杨思焕交替在周威眼前晃悠,晃得她头疼,她甩甩头,看着杨思焕道:“我本是有事要说的,话题怎么就绕到这里了?”又问杨思焕:“我准备说什么的?”

杨思焕见周威面色微红,料到这厮快醉了,给她倒了茶,无奈地说:“启明书院。”

“对。”周威捶着额头道,她想起来了,“有阁老突然致仕,空出一个位置,你知道谁顶上了吗?”

杨思焕想了想,几乎是脱口而出一个人的名字:“张珏。”

周威阖目,算是默认。

杨思焕恍了一瞬,这些日子她总是在做同一个梦,梦见张珏成为首辅,还梦到自己亲手杀了皇帝。

在梦里,杨思焕看到朱承启穿着铠甲,从马上跌落,射穿他胸膛的那把箭出自她手中的弓。

与此同时,她脑海里回荡起一个声音:“朕要你将来,亲手杀了朕。”

杨思焕为之一怔,她记起了,朱承启登基的那日,真的说过这么一句。当时她脑袋嗡鸣,加上喝了那瓶药,一整天都像做梦一样,记忆也似乎断了片,现在想来惊恐万分。

她忍不住想,是因为皇帝的那句话,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梦,还是因为那个梦,她才记起皇帝的话。

“年不过二十五,就做了阁臣,实属罕见了。”周威开口打断杨思焕的遐想,“她似乎手里捏了不少她们的把柄,现在满朝文武都忌惮她。”

周威语气平常,可因那场梦,这一切在杨思焕听来,仿佛张珏是正在沉睡的魔鬼,等她醒来就要毁天灭地。

她问周威:“是谁荐她入阁的?”

本朝惯例,入阁需有阁臣举荐,她想不到谁会荐张珏,因为首辅、次辅都有自己的门生。

“是陆老太傅。”周威道。

“陆太傅?”杨思焕重复着周威的回答,她明明记得,陆老太傅曾有心举荐刘健做十一皇女的侍讲,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她们这一科的三鼎甲中,陆老太傅最满意的人也是刘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