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最惊艳的红人儿
没有了方婉玉姐妹的暗中作梗,乔蔓青的创业之路越发顺畅。
她的药材因品质优良、价格公道而备受青睐,生意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幼儿园的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双职工家庭的出现,对幼儿托管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军区和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下,乔蔓青成功开办了第二家幼儿园,引入了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
“妈妈好厉害!”小满常常骄傲地对小伙伴说,“我妈妈有两个幼儿园啦!”
乔蔓青确实成了军区家属院儿,最令人惊艳的红人!
她不仅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还保持着优雅从容的气质。
许多军嫂都以她为榜样,开始思考自身的发展和价值实现。
而沈麦冬的仕途,也同样一帆风顺。
因在军事演练中的出色表现,和一贯的优秀领导能力,他在第二年顺利晋升为师长,成为军区最年轻的师级干部之一。
晋升仪式上,乔蔓青带着小满坐在观礼席前排,看着丈夫肩章上新增的星星,眼中满是自豪与爱意。
沈麦冬在致辞时,特别感谢了妻子一直以来的支持与理解:“军功章也有我妻子的一半。”
他的话引来全场热烈的掌声。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是金秋九月。
乔蔓青站在省师范大学的校门前,看着鎏金的校名牌匾,心中百感交集。
她做到了!
经过近一年的挑灯夜战、刻苦攻读。
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省内知名高校的教育系,而沈麦禾也如愿考上了中文系。
“嫂子,我们真的做到了!”沈麦禾挽着乔蔓青的手臂,激动得眼眶发红。
乔蔓青点点头,用力回握小姑子的手。
这一年来的辛苦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无数个深夜的苦读,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还有兼顾家庭和学业的艰辛。
好在有全家人的支持。
公公婆婆主动承担了照顾小满的责任,沈麦冬只要不忙就会回家帮忙做家务、辅导孩子。
小满也格外懂事,知道妈妈要学习,从不无故打扰。
走进校园,梧桐树叶已经开始泛黄,洒下一地碎金。
抱着书本的学生们穿梭在林荫道上,空气中弥漫着青春与书香的气息。
乔蔓青深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校园生活。
她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比同班同学大了好几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大学生活比想象中更加充实而忙碌。
乔蔓青仿佛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
教育学的课程,让她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她开始将大学里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幼儿园的实际管理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而她的药材生意也在稳步发展。
有了大学同学的人际网络,她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甚至开始接触出口贸易的相关信息。
最让乔蔓青欣慰的是小满的成长。
在公公婆婆的悉心教养下,小满丝毫没有娇生惯养的习气,反而兼具了乔蔓青的灵动和沈麦冬的缜密思维。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孩子竟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记忆力超群。
***
转眼间到了1983年的春节。
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闹非凡。
“小满,来给太奶奶背首诗!”沈贤修得意地邀请自己的老母亲欣赏重孙女的才艺。
五岁的小满落落大方地站到客厅中央,声情并茂地背诵起《将进酒》。
稚嫩的嗓音配上豪放的诗句,别有一番趣味,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乔蔓青和沈麦禾在厨房帮着婆婆准备年夜饭。
我们大学老师说了,明年可能会开设幼儿心理学专业课程。”乔蔓青一边包饺子一边说,“我打算选修这门课,对幼儿园的管理肯定有帮助。”
沈麦禾兴奋地接话:“我们文学院要开办杂志了,主编说我的散文写得不错,可能会刊登在下期呢!”
宋雅芝看着儿媳和女儿,眼中满是欣慰:“好好好,你们都有出息了,妈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