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三年后【四】 - 一品良缘之夫人在上 - 卿非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番外 三年后【四】

封镜逸也跟着愣了好一会,才开口徐徐道来:

“你应该听说过武王战死沙场一事,其实当年之事涉及到后宫争宠的恩怨纠葛,武王和逍遥王一同出征,有人想让逍遥王永远不再回来,但最后却害得武王身陨,先帝大怒之下肃清了后宫,至今冷宫里还有疯掉的妃子……”

想一想,上一代的事情还真是不少,越是对比,他越是喜欢现在自己的境地,不用担心后宫争宠,不用担心权臣干政,外无忧内无患。

应离听后点点头:

“还有这样的隐情,难怪您从未提过先皇嫔妃们……”

封镜逸眉头蹙了蹙:

“先帝在位的时候就不让提,如今又与朕何干呢?朕做的只是等待善后而已。”

等她们死去,然后按礼下葬。

应离不语,封镜逸沉思片刻后继续说:

“太妃杜若原是武王的亲卫之一,当年武王为了救逍遥王中了陷阱重伤而死,身为亲卫的太妃跟随在侧却没能救下,原本是该被处死的,但是,她当时有孕在身。”

“武王为了保下他,临死前告诉其他人并让逍遥王作证,太妃怀了他的子嗣,太妃一行亲卫跟逍遥王的关系素来很好,有他帮忙作证没有人会怀疑。”

“原来如此……”

应离了然,想了想又迟疑着问:

“那林儿是……”

封镜逸叹一口气:

“林儿是太妃和另一个侍卫的子嗣,而那个人为了救武王战死了,这也是逍遥王为什么如此待见林儿的原因。”

“知道实情的人只有太妃和逍遥王,逍遥王和太妃原本是打算,等到林儿成年后就申请赐姓离开皇宫远离朝堂,选个封地安分守己的度完一生……朕却将他封了摄政王。”

应离想了一会之后还是客观的说:

“林儿的才华和人品担得起这个重任。”

“朕知道,”封镜逸点头:

“所以,即便现在得知他不是皇室血脉,但是朕也不会收回给他的一切,赐姓让他离开皇族另立门户是最妥当的做法,这样不会暴露秘密,保全了所有人,应离,朕不想再翻旧账了,翻开来就枉费了武王的一片苦心,就这样吧,没有世袭制的外姓王爷,林儿的事情就不追究了。”

这个秘密就让它永远烂在他们知道实情之人的肚子里。

“帝君圣明。”应离细思过后也赞同:

“臣也觉得这样极好,只是不知道林儿可接受得了……”

当了二十年的王子,突然得知自己的身世,那么大的落差心里肯定不好受的……

封镜逸露出微笑:

“你放心,太妃一直以来都有暗示着教育他一些事情,她和逍遥王会处理好的,林儿之前就跟朕提过,往后若是选妃,不会选王宫贵胄之女,大概也是太妃给他的要求吧。”

逍遥王和太妃都说,知道实情林儿也承受得住,毕竟他们一开始就做了准备的。

应离放下心来:

“那就好,摄政王自己提出让君主赐姓离开皇室另立门户,是表明自己无心帝位全心全意辅佐君主的忠心,也是好事一桩。”

封镜逸露出微笑:

“是这样没错,冠礼后这样的决定可以自己做主了,等他们跟林儿商量妥当,林儿亲自跟朕提出来朕才会允,这样就名正言顺了。”

“……”

因为得到封镜逸的允许,应离将这件事告诉了颜清和魏殊寒,两人意外之余也觉得这样做是最好的保全方法。

这辈子发生的事情在时间上跟上辈子的对不上,上辈子他们不知道最后封长林到底有没有让帝君赐姓,感觉真的是因为阴谋的蒙蔽而错过了很多事情呢。

此后封长林因事告假十天,帝君没说什么由着他去。

在反朝的前一天夜里,封长林和太妃以及逍遥王一起悄然入宫,当着封镜逸和应离的面说明了自己的诉求:

“儿臣感谢父皇多年的教育之恩,感谢父后的用心栽培,今恳请父皇赐姓,儿臣定当全力辅佐太子终身效忠天枢国。”

封长林眼眶泛红,这是他最后一次这样称呼封镜逸和应离了,往后便是君臣了。

封镜逸亲自将憔悴了不少的人扶起来认真道:

“无论日后如何,林儿,你永远都是天枢国的摄政王,你担得起这一切。”

封长林再次跪下叩首:“谢主隆恩。”

太妃也跟着跪下:

“妾身本名叫若兰,杜乃林儿生父杜成均之姓,所以妾身恳请帝君赐姓为杜。”

封镜逸认真看了他们一会点头:

“太妃请起,林儿也平身吧,既然如此,两位的诉求朕已知晓,准。”

“谢帝君,皇恩浩荡,没齿难忘。”

封长林和太妃再行一礼之后才起身,事情就此定下。

……

翌日早朝,封长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引发一片哗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