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课本灾 - 古宅探 - 枕鹤听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宅探 >

学堂·课本灾

学堂·课本灾

城郊的“启蒙学堂”近来课本频频被涂改,《千字文》里的“胡越一家”被改成“胡越为仇”,《诗经》中的“雨雪霏霏”旁被添上“异族来袭”的注解。更离奇的是,学生们的描红本上,所有“和”“同”“共”等字都被圈出,旁边画着叉,笔迹与书院案中的“墨痕咒”一致。

学堂先生是前太子的伴读,如今已满头白发,手里攥着本被涂改的课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些字……是夜里被人改的。”他书桌的抽屉里,藏着本前太子编的《各族语汇》,里面记录着中原与西域的常用语对照,扉页写着“童蒙者,当知天下一家”。

苏妄发现学堂的窗纸有针孔,孔眼排列成“杀”字,与逐鹿台的石壁刻痕同源。裴昭在学堂的地窖里找到个陶罐,里面装着几十支毛笔,笔杆刻着归元会的标记,笔尖的墨水里混着细沙——正是涂改课本时留下的划痕来源。“罐底刻着‘萧’字,是萧氏让人夜里从地窖潜入,改了课本。”

个西域来的学童举着描红本哭道:“先生说‘和’是好字,可他们说……说我不该写这个字。”他的描红本上,“和”字被涂成了黑色,却能看出底下的字迹很工整。

先生突然将前太子的《各族语汇》举过头顶:“孩子们,这才是该学的!西域的‘太阳’叫‘昆’,中原的‘月亮’叫‘月’,合起来是‘昆仑’,是山的名字——山不分族,字也不分!”

此时学堂外传来马车声,萧氏的亲信带着批“新课本”赶来,课本里的插画全是中原士兵驱赶异族的画面:“奉太后密令,用新课本!”为首的亲信举着太后的“懿旨”,却被先生一把夺过——“懿旨”的绢布粗糙,印章歪斜,显然是伪造的。

“太后前日刚下旨,让各州学堂增开‘各族杂记’课,怎会让你们换这种课本?”先生将伪造的懿旨撕碎,指着窗外,“你们看!那是西域的陶匠送孩子们的彩绘笔,那是塞北牧民给学堂捐的羊毛毡,他们若真是‘仇敌’,会这样做吗?”

窗外,几个西域商人正给学童们分发新的描红本,封面上印着“天下同文”四个大字;塞北的老牧民则在给学堂修补屋顶,动作麻利得很。穿绿袍的信使突然带着个小吏冲进来,手里举着份真的太后旨意:“萧氏的亲信伪造懿旨,已被大理寺拿下!太后说,学堂的课本,得让孩子们自己选!”

学童们立刻涌上去,有的选前太子编的《各族语汇》,有的抢西域的彩绘笔,把那些伪造的课本踩在脚下。那个西域学童捡起支笔,在描红本上重新写“和”字,这次没人画叉,中原学童还凑过来,教他写得更工整些。

三日后,学堂的窗纸换了新的,针孔组成的“杀”字被孩子们画成了朵花。先生将前太子的《各族语汇》刻成木版,印了几十本分给学童,扉页的“天下一家”旁,添了行小字:“字同文,心同源”。

苏妄望着孩子们一起描红的“和”字,指尖与裴昭的令符相触:“你看,笔墨能涂污课本,却改不了孩子们心里的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