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窑秘事 - 古宅探 - 枕鹤听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古宅探 >

瓷窑秘事

瓷窑秘事

初冬的景德镇,窑火映红了半边天。苏妄和裴照站在“青瓷坊”的晒坯场,看着工匠们将素白的瓷坯摆开,釉料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这次他们来,是受老窑主沈万山所托——沈家祖传的“雨过天青”釉方不见了,更离奇的是,守秘方的老管家在窑边被发现时,浑身焦黑,像是被窑火灼伤,却偏偏倒在离窑口三丈远的地方。

“苏姑娘,裴大人,”沈万山拄着拐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老管家跟着我爹当学徒,守了这秘方五十年,绝不可能监守自盗。可他……他死状太怪了,身上没半点烟灰,倒像是被什么东西‘隔空’烧了似的。”

苏妄蹲下身,查看老管家倒下的地方。地面的青砖有处淡淡的焦痕,形状像片展开的荷叶,边缘还沾着些银灰色的粉末。她撚起一点粉末,放在鼻尖轻嗅,带着股硫磺和松烟的混合味:“是‘火硝’,但掺了别的东西。”

裴照走到窑边,新烧的瓷器刚出窑,窑工正用长钩勾出匣钵。他注意到窑壁内侧有处异样的黑斑,不像正常窑火熏的,倒像是被什么东西腐蚀过:“沈老,这窑最近烧过特殊的釉料吗?”

“没有。”沈万山摇头,“除了祖传的雨过天青,就是些寻常的豆青、粉青。哦对了,”他忽然想起什么,“前几日有个外地来的客商,说要订一批‘祭红’瓷,给了很高的价钱,老管家劝我别接,说祭红釉要用‘血肉’养,不吉利。”

“祭红釉?”苏妄心头一动,医案里记过,古法祭红确实会在釉料里掺朱砂和铅,但若说“血肉养釉”,更像是坊间的讹传,“那客商住在哪?”

“就住镇上的‘瓷韵客栈’,姓魏,说是做茶叶生意的,却总打听我们的窑火时辰。”沈万山的儿子沈青补充道,他年轻气盛,眼里带着愤愤,“我看就是他偷了秘方,杀了老管家!”

两人赶到瓷韵客栈时,魏客商的房间已经空了,桌上留着个未完成的瓷坯,上面画着半朵残缺的荷叶,与老管家倒下处的焦痕形状一模一样。裴照拿起瓷坯,指腹抚过坯上的纹路:“这画法不是景德镇的路数,倒像北方窑口的‘刀刻纹’。”

床底的木箱里,藏着些奇怪的东西——一包银灰色粉末(与焦痕处的一致)、一把小巧的铜制吹管,还有张揉皱的契约,上面写着“购沈家雨过天青釉方,付纹银五千两,若不成,以祭红釉方抵”,落款是个模糊的“柳”字。

“柳家?”苏妄想起景德镇的老户里,确实有个姓柳的窑主,三十年前因烧不出好瓷,被沈家压得关了窑,据说举家迁去了北方,“难道是柳家后人回来报复?”

傍晚时分,沈青匆匆跑来,说窑工在老窑的废井里发现了个陶罐,里面装着些碎瓷片,拼起来是个完整的小碗,碗底印着“柳记”二字,釉色却是纯正的雨过天青。

“是老管家藏的!”沈万山看着碗底的印章,忽然红了眼眶,“当年柳家关窑,是我爹用计骗走了他们的祭红釉方……老管家是柳家的远房侄子,他这是……想把秘方还回去?”

苏妄将碎瓷片拼凑完整,发现碗沿有处细微的缺口,沾着点暗红色的釉料,是祭红釉没错。“老管家不是被烧死的。”她忽然道,“是被祭红釉里的铅毒攻心而死,死前用最后力气把釉方藏进了井里。那焦痕,是有人用混了火硝的粉末伪装成窑火灼伤,想掩人耳目。”

裴照忽然指向废井壁的藤蔓,上面缠着块撕碎的衣角,布料上绣着片荷叶——与魏客商瓷坯上的图案一致。“魏客商不是来买釉方的,是来偷的。他知道老管家藏了秘方,用吹管将火硝粉末吹到老管家身上,再点燃,伪造了窑火杀人的假象。”

正说着,客栈的伙计跑来说,魏客商在码头被抓住了,他正想把个油布包扔上船,里面裹着的,正是沈家丢失的雨过天青釉方。

审讯时,魏客商很快招了——他是柳家的外孙,母亲临终前让他一定要拿回被沈家骗走的祭红釉方。他知道老管家心软,藏着雨过天青想还回去,便想趁机偷走,既能换钱,也能给母亲“报仇”。至于老管家的死,是他没料到的,老管家本就有咳疾,被火硝粉末呛到,又急又气,铅毒才突然发作。

案子结时,沈万山捧着那只柳记小碗,长叹一声:“把祭红釉方找出来,还给柳家吧。当年的错,该认。”

暮色里,苏妄和裴照走在瓷片铺就的小路上,鞋底踩着碎瓷,发出清脆的响。裴照忽然停下,从袖中摸出个东西,是只小巧的青瓷哨子,哨身上刻着朵还魂花:“今早路过小窑,让工匠烧的。”

苏妄接过哨子,放在唇边轻轻一吹,声音清亮得像山涧的泉。“刻得真好。”她擡头望他,眼里的笑意比窑火还要暖,“你怎么知道我喜欢还魂花?”

“你看药草时,眼神总比看瓷片亮。”裴照的指尖擦过她的发梢,带着瓷土的微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