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 成为敌国郡主后 - 清淮晓色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8章

明湘遭遇道德绑架,挣扎力道倏然减弱。

“皇姐要去成国公府的花宴?”桓悦轻声重复了一遍。

每日在京城内外来回奔波传话的御前侍卫:“是。”

桓悦一手支颐,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拈着一本奏折的嵌金封面。他毫不留情地拎起那本奏折,将它抛到一边:“这是好事——嗯,珠光锦华彩灿烂,最适合皇姐,喻和去内库里把剩下的珠光锦全都取出来,明日送给皇姐制新裙。”

喻和应声。

桓悦翻了翻成堆奏请立后的奏折,随手点了点:“告诉内阁,再有这些废话连篇的折子,全都像今日这样分成一类放在一起,省得浪费朕的时间。”

他看了看殿外黯淡下来的天色,喻九小声禀报:“皇上,王顺派人递了消息,福容大长公主下午进宫探望太后,现在还没出来,派了人来请旨,说是今夜想留宿慈宁宫。”

桓悦漫不经心道:“那就让她留下。”

他将朱笔放下,突然又是一笑:“皇祖母还是不肯见人?”

喻九道:“是,据王顺说,太后如今每日只肯待在慈宁宫佛堂里,只许慈宁宫的顺仪女官郑氏入内服侍,连福容大长公主也不肯见。”

桓悦若有所思地一笑。

“不用理会皇祖母。”他淡淡道,“她这是逼着朕将梁家的爵位还回去呢。”

太后自囚宫中,原本长此以往确实可能会传出对皇帝不利的不孝流言。然而太后之前最不该做的,就是试图公然插手朝政,甚至因安平侯世子被鸾仪卫抓走之事公然在内外命妇前折辱湘平郡主。

后宫不能干政,这是大晋开国以来的铁律。

太后如果不插手朝政——至少不在明面上插手朝政,有她先帝嫡妻的辈分在,她就是再刻薄、再难缠、再生事,桓悦和明湘都拿她没办法。

但自从增化巷坍塌,太后派女官去文德殿请桓悦,将太后与安平侯的紧密牵连暴露在朝臣面前时,就注定了她失去了朝臣的支持。而她当着内外命妇令湘平郡主罚站在冷风中,将皇家争端置于台面上之后,又失去了以郑王为代表的宗室的支持。

在太后接连走错两步之后,她很难再借助物议对桓悦造成其他影响。

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太后毕竟是太后,真正导致她困守慈宁宫,毫无办法作为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她既没有手腕,又没有一个坐在皇位上的血亲后嗣。

“你以为哀家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太后讽刺地冷笑起来。

福容大长公主蹙眉:“母后!”

她想说母后你不要再闹了,只要你肯丢下梁家的烂摊子不管,你依然还是万人之上的皇太后。

然而太后先一步说出了口:“因为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不是哀家的嫡亲孙子!”

福容大长公主怫然变色:“母后慎言。”

太后不理,只是冷冷道:“若是坐在哀家这个位置上的是柳燕然,皇帝敢削柳家的爵位吗?皇帝舍得削柳家的爵位吗?他亲娘没了十年,还知道拉拔赵家,哀家还活着,就连自己的亲弟弟、亲侄儿都保不住了。”

为尊者讳,福容大长公主从未听过柳燕然这个名字,也能猜出这是昭贤柳皇后的名讳。她惊的面色几番变幻,最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母后。”福容大长公主咬着牙道,“儿臣求您,替儿臣想想、替驸马想想,康儿连话都不会说,他是您的嫡亲外孙,您也替他想想。”

太后有一瞬间的动摇,但她很快别开了眼。

“在你心里,哀家就是个无事生非的老婆子,是不是?一天到晚惹出事端,和皇上对着干,让你心烦害怕,是不是?”

这话大长公主不敢接,她微一迟疑,太后已经接着道:“可那是哀家一母同胞的弟弟,嫡亲血脉的侄子啊!”

提起死了的梁善,太后再忍不住,哽咽出来:“是,善儿那孩子不听话,文不成武不就,可他有没有刺驾的坏心,你这个当表姐的不知道吗?小时候围着哀家一口一个姑母叫的多亲热,眼错不见进宫来赴个宴,就莫名其妙枉死在了宫里,死了还要背上刺驾的恶名——这是叫他死了都翻不了身,梁家往后几代都直不起腰啊!”

福容大长公主一时语噎。

确实,她也不相信梁善胆敢刺驾,可这不是旁人罗织构陷,而是皇帝金口玉言——就梁善这么一个纨绔风流的废物,用得着皇帝亲口构陷吗?何况湘平郡主还为此受了伤,刺驾一事已经是无可置疑。

她缓了缓声音,道:“母后知道右都御史邓诲邓大人吗?”

邓诲其人,太后当然听过。安平侯被他参奏过,当时太后心中还很是气愤,特意问清楚了邓诲的官位来历,问完之后意识到对方是正二品大员,离入阁只有一步之遥,自己拿他没办法,于是只好假装没听过。

“邓诲是出了名的忠直敢言,他元月初九回京当天,就进宫觐见了皇上,儿臣让驸马去朝他打探风声,驸马说邓诲告诉他,表弟的罪名属实,连邓大人都这样说,母后觉得还能有什么疑问?”福容大长公主反问道,“当年父皇还在时,邓诲犯颜直谏,父皇怒极之下要把他拖出去杖刑,邓诲都面不改色,后来父皇后悔之下称赞他耿介直臣,这是满朝皆知的,邓诲都没有异议,朝中就不会再有人为此质疑。”

太后一时没有说话。

半晌,她还是摇了摇头:“福容,哀家不信善儿会做出刺驾的事。”

福容大长公主一股火气直冲头顶:“您是不是年纪大了不清醒!”

太后看她一眼,福容大长公主已经做好了再挨一耳光的准备。然而这一次太后没有打她,只淡淡道:“你走吧,哀家知道你看不起梁家,觉得梁家丢人现眼,不配做大晋嫡出公主的舅家,更觉得梁家会连累驸马,你往后不要来慈宁宫了,和哀家划清界限,自己在公主府里和驸马好好过日子,梁家的事,哀家一力承担。”

福容大长公主一顿。

那一瞬间,她发觉母后老了很多。原本乌黑茂密的鬓发间冒出了点点白丝,总是严妆的脸上不施脂粉,疲态和纹路清晰可见。

她突然觉得一阵心酸,哽咽道:“母后……儿臣求您,别再固执下去了,您再一意孤行,只会令皇上不悦,难道舅舅他们就能过的好吗?您信儿臣,等将来事情慢慢淡了,儿臣肯定还是会在皇上面前为舅舅家说话的。”

太后瞥了她一眼,突然道:“你叫哀家信你,那你怎么就不肯信你舅舅和表弟不是那种人呢?”

福容大长公主愣住。

太后终于落下泪来。

“我知道他们不成器,好惹事,可是我也只有这么几个骨肉血亲,也只有他们一心一意为我。”

“当年我刚入宫封了皇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天大的运气,是我一步登天,只有阿舜悄悄问我会不会受委屈。”

“宫内的、宫外的,没有人不怀念昭贤皇后,我初入宫不懂那么多,做错了事,容妃她们就敢当面说昭贤皇后贤德,我比不上她;先帝也责怪我,说我沉不住气,行事冒失,不能和柳燕然相比。”

“是啊,我比不上她,她的名字是从《道德经》中‘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取的,嘉州名门出身,自幼和兄弟一起长起来,眼界胸怀哪里是我这末流门第能比的?她还生有两个嫡出的皇子,哪怕她死的早,全家都没了,她的孙子一样能做皇帝,和先帝合葬的还是只有她一个。”

“我有什么?我出身不高、才学不精、不够聪明,人人都说我哪一点都比不上昭贤皇后,可唯有一点,我的娘家还在,他们虽然不成器、不出挑,可也是一心一意为我打算,家里没什么家底,他们入宫探望我的时候也知道悄悄给我带银两,怕我在宫里吃紧被人看了笑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