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 夫君重生后 - 公子羽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夫君重生后 >

第94章

带着孩子们爬到半山腰,魏明便让他们坐在亭子里休息,几个孩子都穿着大袄子,还拿着手炉,倒也不冷。

雪后,山中空气清新,坐在那里,很是惬意。

“爹爹,天气暖和了,阿思还要来,你要带着阿思在来这里。”

小闺女靠近魏明,牵着他的手,魏明蹲下身子直接把她抱在怀里,一口答应。

阿晟和阿澄闻言看了过去,兄弟二人早发现了,对他们一直很严厉的父亲对于妹妹总是格外优容,比如妹妹打碎了茶杯,顶多训斥几句,一般还都是娘亲开口,但若是弟弟和他若是犯了错,搞不好还得打手板。

不过看着白白嫩嫩,招人疼爱的妹妹,阿晟倒也没觉得有什么,女子本就娇弱,何况家里也就这一个妹妹,也是最小的,父亲疼爱她一些倒也无妨。

有时候,他都舍不得妹妹哭泣。

魏明从来不掩饰对闺女的偏爱,家里人都能看得出来,魏粮如今不说他,刘氏就更不会,其余几个兄弟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时候魏秀都很羡慕这个妹妹,简直是要什么得什么,但转念一想她也不差啊,她爹娘对她那也是极好的。

元宵节一过,这个新年算是彻底结束了,魏杨也下场考试了,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场科考,不用说意义非凡,这一年要是能金榜题名,往后前途定是不可限量。

莫夫人在看好了人选后,便让女儿回娘家,刘氏自是跟着一起,顺带着叫上了魏盼。

魏盼坐在马车里,十分好奇,但还是规规矩矩的,就算看好了也是定亲罢了,大哥没成亲,也轮不到他。

今日的他穿着一袭蓝色的长衫,来了京城后,又瘦了一些,也长高了许多,长相在一众学子中不说是最出色的,那也差不了。

莫家高门大院,莫夫人这家亲戚姓张,刘氏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张小姐,就很满意。

世间大多男子看女子都是看身段样貌,妇人则不一样,刘氏也不喜欢那长得过于好看的,就说着之前那个沁云,柔柔弱弱,貌美如花,一开始勾搭的魏杨差点找不到北,差点没气晕她。

后来打发她,为了魏杨的名声,家里又花了不少银子。

这个张家小家看着就不错,长相是一般,但出身书香世家,家里父兄都是那读书人,家世清白,对长辈也有礼,刘氏到底活了这么多年了,相看过后,她自是很满意,魏盼能娶这样的媳妇,说来也是他高攀了。

“真是麻烦亲家了。”

“没事,都是自家孩子,举手之劳罢了。”

莫夫人爽朗大方,十分亲和,刘氏见状笑的更加开心了。

“我这孙子啊,人老实,也听话,是个好男儿,如今也是那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儿子儿媳妇也都是那好说话的,你啊让他们家放心,闺女嫁过来不用担心。”

“好,好。”

莫夫人说完后,立马让人去厨房拿些糕饼来,隔着一个屏风魏盼和张家小姐也算是相看过了,魏盼也没拒绝,毕竟迟早都要娶妻,他娘也说了,奶和五婶看的人一准没错。

这事定了之后,魏明抽空跟魏田魏修谈了谈,魏田不用说,从来都是很支持自家大哥的,魏修从始至终一言不发,晚上魏田把事情告诉了雪娘。

“大哥介绍的,那都不用说肯定是好的。”

雪娘说完后,放下手中的茶杯,随后开口道:“我啊,没意见。”

“那好。”

魏明介绍的这位同僚在刑部做事多年,家里官职不高,但都是那老实本分的人,这女子配阿修,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也是官宦千金。

魏修经过上回的事情,也看淡了这些,父母喜欢,又是大伯介绍的,相看过后,他答应了。

定亲还好,不用准备聘礼,但几年后成亲肯定少不了,刘氏也为这个发愁,当初为了给魏杨娶妻,家里那些积蓄都用得差不多了,如今他还未走仕途,自是还没回报家里。

刘氏还有些担心,万一到时候阿修在成婚,老二两口子当时给家里交了那么多银钱,在拿不出来那么多,闹得不好看就不好了。

“阿修两年后才成亲,阿盼呢三年后,眼下只是定亲罢了,你放心到时候魏杨肯定能回报家里,就算他一时半会的不行,阿明哪里也有不少,皇帝虽是赏赐给他的,但咋们都是一家人,先用一用也没什么。”

魏粮躺在床榻上,看着一旁的妻子说道,如今他日常吃素,饭量也少了,人也瘦了,看着比从前也健康了不少。

“那不行,阿明底下还有三个孩子呢,这往后那个不是要银钱的,花钱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刘氏对此是拒绝的,毕竟眼下一家子靠着魏明,之前占着已经很多了,若是在这样,两口子心里有了芥蒂,到时候她在跟魏粮走了,那往后还真不好说,绝不能因小失大。

“那些孩子还小呢,老大媳妇当年嫁过来的时候手里就有嫁妆的,两个小的就不说了,阿晟是大一些,但他也不着急成亲啊,都是一家子互相帮扶就好,他们日后也会回报家里的。”

京城的官员年节都能得到不少的赏赐,根据官职高低,有厚有薄,魏明如今是五品官,收到的节礼,说实话也不少。

今年是来京了,自是有节礼,五品上好的绸缎,五十两金子,换成银钱有五百两了,还有一些上好的笔墨纸砚,都是宫里出来的,银钱他都是直接给妻子,笔墨纸砚留着自己用,绸缎给闺女攒着。

今年是皇帝登基的第一年,他对底下大臣也都是大手笔的赏赐,魏明也听一些老臣说了,赏赐都去往年要多一些。

刘氏闻言不在说话,心里却还在发愁。

开春后没多久,春闱放榜了,这回魏杨顺利考上了,刘氏那颗悬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

不过会试一过,还有殿试呢,殿试前,魏明叫魏杨到书房,整整跟他说了半夜,魏杨从八岁那年听大哥的话拜了大儒之后,就对这个大哥的话深信不疑,这回自是一样。

魏明也知道这个弟弟的本事,二甲悬,但三甲是肯定没问题的,到时候不论是外放做官,还是留在翰林院,都是有前途的。

翰林院今年估计会多留一些人,皇帝需要有才能的人,魏杨也想留在京城,在多学学。

天气暖和了起来,春暖花开,唐h参加了几场宴会,得空后,带着家里几个孩子去踏春了,魏明忙的抽不开身,只有她了。

雪娘如今个宋卉还有罗娘整了个铺子,从早到晚都在哪里忙,那地段不错,生意自是很好的,三人不怕苦累,把铺子经营的是风生水起。

几日后,魏杨不出意外的考中了三甲,算是同进士出身了,接下来就是等任职文书了,若是运气好,有机会进翰林院,到时候前途更好。

若是没有,去地方当官,也开始历练自己。

莫夫人和莫老爷得知女婿居然考中了进士,自是开心,同时暗地里也开始帮他打点,最后魏杨如愿进了翰林院。

魏明对此并不意外,魏杨留在京城也好,翰林院在学三年,日后还有考核,过了到时候能得到更高等级的职位,对他也是好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