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读者文摘精华:夏》(6)
第5章管理学中的心理学
人由于先天素质、后天社会生活及所受教育的不同,心理也各有特点。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又是多变的,而且还具有锁闭性的特征,即心灵深处的东西往往不愿意轻易地暴露。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者只有了解和掌握了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才能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不仅可以使管理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加强自我修养,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作对象的个性差异,讲究审时度势、“量体裁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预见性,从而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01提防恩将仇报的人
王大海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在老板的栽培下,成了公司的销售经理,手下有十多名非常得力的销售员。老板对王大海以及那些销售员宠爱有加,频频加薪、宴请,嘘寒问暖。而王大海也不负老板对他的知遇之恩,把销售业绩搞得红红火火,劳资双方的关系非常融洽。
谁知好景不长,本是老实人的王大海几年下来满脑子只有钞票美酒,本分的他逐渐变得自私贪婪。他自恃有一批骨干,觉得老板离不开他,竟萌生了歪念,暗中在销售货款上做手脚。老板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王大海。
王大海一气之下决定走人。但他不想就这么默默离去,想让老板知道他的’厉害’。于是,他跳槽到了另一家竞争对手开的公司。
为了泄私愤,王大海不仅把手下优秀的销售员一并带走,还拉走了一批客户。另一方面,为了向新“主子”表忠,他想尽一切办法把公司的机密文件和客户电话资料透露给各市场经销商。
结果市场乱成一团麻,并引发了很多纠纷。
这还不算,他还打电话给当地工商、税务部门,谎称公司的账目有问题。虽然最后查实这是空穴来风,但还是给公司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当王大海满意地带着“成果”向新“主子”邀功请赏时,没想到热屁股遇上了冷板凳。新老板想:王大海如此这般地对待老东家,谁知道他以后又会不会如法炮制对待自己的公司呢?身边有这样的一个人,不就像是埋下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吗?这种人自然不能录用。王大海丢了工作,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跟着他跳槽的那些销售员也失业了,很是冤枉。
一个人恩将仇报,就是忘
恩负义,就是背叛,就是
糟践自己的人格,因此,
向来是令人所不齿的。恩将仇报的人,对曾经助过自己一臂之力的人不止是造成境遇的变更,更造成毁灭性的心理打击,让人难以接受。在职场打拼,实属不易,一着不慎,就可能被恩将仇报的人所毁。所以你一定要慎加提防,为自己竖起一道坚实的心理樊篱的时候,不给他们可乘之机。当与这种同事相处,你一定不能懦弱,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望而生畏,不敢轻易地出卖你。
02防止轻易被小人欺骗
职场之中,小人大有人在,如果轻易被这种小人所感动,你就会经常吃亏。
丁倩对此深有体会。在公司里,她最好的朋友是凤姐。丁倩到公司的第一天,待她最热情的就是凤姐。这对于一个刚离开校门踏入职场的新人来说,当然备感温暖。
时值年底,公司要准备一场宣传活动,老板点名让丁倩来做策划,目的是想借此摸摸她的底。丁倩当然明白老板的用意,所以她对这次活动的整体构思和策划都非常用心。而在此之前,公司的活动策划都由凤姐一人担当。凤姐经验丰富,八面玲珑,尤其是那娴熟的待人处事方式让她有着极好的人缘,通常公司里的人都会对她谦让三分。
在做策划书之前,丁倩主动去请教凤姐。凤姐很诚恳地告诉丁倩,要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表现自己。
如果愿意,策划书做完了后,先给她看看,这样有不妥的地方可以及时纠正。
她的一番贴心话让丁倩感动不已,庆幸自己遇到了凤姐这样的好姐妹。
丁倩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不久就做出了一份极其新颖、出彩的策划书。丁倩急不可耐地把策划书拿给了凤姐看。凤姐看着策划书一言不发,这让丁倩发慌。在丁倩的一再要求下,凤姐终于开口:老板是个保守之人,工作作风非常严谨、认真,有时甚至有些吹毛求疵。虽然你的创意很新,但与老板的风格格格不入,恐怕很难通过。
丁倩对凤姐的及时提醒千恩万谢,回家赶紧把策划书按稳妥路线改得面目全非。
几天后,丁倩把修改后的策划书交给了老板,老板鼓励性地说了几句不错后再没下文了。第二天,公司业务会议上,老板对丁倩的策划书只是一句带过,紧接着就让凤姐来谈谈对这个活动的设想。凤姐不慌不忙地开始陈述自己的想法。丁倩越听越觉得似曾相识,这不是自己先前做的策划书吗?只不过凤姐从专业角度进行了润色而已。等凤姐讲完后,老板对她的建议极为欣赏,称赞她有创新精神,还说这些建议一改以往老套沉闷的路子,让人耳目一新。末了还加了一句:姜还是老的辣。这时的丁倩脑子一片空白,眼睛直愣愣地看着凤姐,而凤姐则以宽容的、和善的笑容回报丁倩,眼神中露出一丝不为人察觉的狡诈。
小人!面慈心恶、背后捅
刀子的小人!这种小人最
可怕,表面上你却很难看
出他的阴险用心。这种小人也最危险,因为他很会“包装”:开始的时候,他看起来是那么和善,那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