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读者文摘精华:秋》(8)
第7章禅的故事
禅是探究人生命意义的极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
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01说偈
有一次,傅大士对弟子说偈: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
起坐镇相随,语默同居止。
纤毫不相离,如身影相似。
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
意思是说,每天行、住、坐、卧,都与佛形影相随,同眠共起,如要知佛去处,自性当清净。
傅大士还留下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偈语: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手把锄头”,是说拿东西的手(即肉体),就等于锄头,是主人公在指使我们运作。“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能够走路、奔跑,也是主人公驱使肉体的结果,就等于人骑在水牛上赶牛走路一样。“人从桥上过”,肉身就好比是桥,人就是主人公,人在世上不过住一段时期,等于在桥上走过去了。“桥流水不流”,是说我们这肉身壳于是不长久的,是随时变迁的。
人由少而壮,由壮而老,
这“桥”不就是在流转、
在变化吗?水是代表我们
的佛性,它是不流动的,不动摇的,也无所谓来和去。这偈语吸引了历代禅门人苦参。这首偈语看起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其实是说,我们的肉身躯壳好比是房子,而佛性就是住在里面的真人。偈语赞颂这个主人公,提醒我们认识主人公,不要错认假相。
02修心
牛头山的法融禅师一心修行,见人不理不睬,人称他为懒融。一天,禅宗四祖道信禅师途经此处,便入山探访懒融。费了好大的工夫,四祖才找到懒融。懒融把四祖当做一般游客,和往常一样,不理不睬,仍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四祖也不觉得奇怪,便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呢?”
法融答道:“观心!”
四祖又问道:“什么人能观心?所观的心又是什么东西?”
法融好久无言以对。此时,才意识到面前的不是普通的游客,便诚心顶礼,请四祖开示。
“要修成一颗铜墙铁壁一般的佛
心,只需随心自在就好。”四祖传法完毕以后,又叮嘱法融,“不用特意去观它,也不要去压抑它,”
这“境”不分好与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