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恐惧症的家庭因素——你从原生家庭中 - 你到底在怕什么 - 吴婉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章恐惧症的家庭因素——你从原生家庭中

第8章恐惧症的家庭因素——你从原生家庭中得到了什么

【章前测试】你的家庭关系健康吗?

1.家庭结构:结构完整者(夫妻在生育年龄育有子女)加2分;不完整者(丧偶或离异而未再婚,或无子女)扣2分。

2.家庭成员:家庭成员关系融洽、良好的加2分;关系一般者不加分;较差的(经常发生争吵或冷战)减2分;关系很差(已达破裂边缘,或夫妻分居者)扣3分。

3.和邻里关系:邻里关系良好且经常来往的,加1分;邻里不来往不加分;邻里关系紧张者扣1分。

4.家庭生活习惯:全家多数人生活有规律的加2分;生活基本有规律者不加分;生活无规律扣2分。

5.不良嗜好(按人计算1人1项扣1分):嗜烟、嗜酒。(若有成员经常酗酒1人扣2分;嗜赌的人1人扣2分;吸毒的人1人扣3分。)

6.家庭休闲生活:休闲生活内容丰富、气氛愉悦的情况,加1分;休闲生活单调、乏味、沉闷者,扣1分。

7.家庭成员健身情况:经常参加锻炼,1人加1分;偶尔锻炼不加分;从不参加锻炼,1人扣1分。

8.家庭文化水平:家庭主要成员(指成年人)文化水平平均在高中以上的加1分;平均在小学以下或文盲者扣1分。

【测试结果】

大于12分的为优秀,也就是“家庭关系健康”。

8~11分的为良好,属于“相对健康的家庭”。

4~7分的为中等,属于“基本健康家庭”。

0~3分为较差,属于“不太健康家庭”。

低于0分则为很差,属于“不健康家庭”。

1.你是否把孩子推向恐惧症?

最可悲的是,有的父母可能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推向了恐惧症而不自知。

在谈起恐惧症的成因时,家庭因素是我们绝对不能忽略的,在阅读前文时细心的读者应该也会注意到这一点。是的,在很多情况下,父母是孩子恐惧症的习得因素之一。

1.父母对孩子的榜样作用。

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之间,榜样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基因因素带来的恐惧还是后天习得的恐惧上,父母都起了一定影响。美国进行过一项心理学研究,在对22位患有特殊恐惧症的孩子及其父母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是惊人的:在患有该特殊恐惧症孩子的母亲里,厌恶该恐惧对象的母亲相对于不具备该恐惧症的孩子的母亲而言数量更多。从这个研究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恐惧似乎与其母亲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其母亲在孩子面前越正面表演该恐惧或厌恶,则孩子所受的影响就会越大。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父母应该在孩子面前对自己的恐惧进行掩饰呢?答案是不。因为孩子的感觉其实很敏锐,你的掩饰就像掩耳盗铃一样,孩子们照样可以从你的言行举止中感受到你的恐惧。而假设你在他们观察到你恐惧的情况下,对他们加以掩饰,就很容易给孩子们灌输这样的一个想法:恐惧是十分丢人的。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应当不加掩饰,并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我确实有点害怕。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害怕这样东西,这样的恐惧实际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危险。你可以碰碰它试试!”

2.孩子感到恐惧是正常的。

仔细回忆一下,在你小的时候,是否对以下这些东西有所恐惧:黑暗、打雷、随时可能出现的“怪兽”、毛毛虫、陌生人等。再对比一下现在,你会发现,这些恐惧有的已经消失了,也有的已经成为可控制的恐惧,只有为数不多的可能发展为恐惧症。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每个孩子都是脆弱的,年龄幼小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非常少,很容易感到害怕和恐惧。这就像是一种条件反射。这种恐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必要性,至少在面对一些潜在的危险时,这种直觉的恐惧可能会帮孩子避开可能发生的伤害。后来,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有些恐惧会变成过度恐慌,但是在适当的教育和经验累积下,这类恐惧感就会逐渐减少变成可控的恐惧。

在有些时候,有些父母可能会对孩子的恐惧感到不满、烦心,很多情况下,他们都忽略了自己也曾是这样过来的。在成人的世界待久了,他们已经渐渐忘却了自己曾经也这样恐惧过。这也就导致有一些不够耐心细致的父母在孩子恐惧的情况下,对他们大发雷霆,指责他们太胆小。这样的做法其实有很多危害。首先,此时孩子的心智并未完全成熟,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判断自己的恐惧是正常的还是不合理的,因此他们就会以父母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恐惧,父母恼怒的情绪在他们心里会埋下这样的想法:这种恐惧是不应该出现的;其次,由于害怕父母生气,孩子们在很多时候都可能会选择用虚假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恐惧,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对恐惧的认知矫正无益,还有很大可能成为把恐惧变成恐惧症的推手。

3.重视孩子的恐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