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享受人生不如经历人生 - 20岁要懂的100条人生哲理 - 黄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9章享受人生不如经历人生

第89章享受人生不如经历人生

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杰·古尔德曾说过,“人生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经历的。我们一直在思考人生的意义,直到我们即将与它告别。”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也说过,“生活好比橄榄球比赛,原则就是:奋力冲向底线。”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不应该只想着享受人生,不努力付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如果我们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也用实际行动去体验,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乐趣,生命的真谛。

品尝自己动手的快乐

琼斯是一个勤劳的孩子,他从不爱买别人做的玩具,他更愿意自己动手,因为他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更能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而他的一个玩伴,贾克则认为,除非是花很多钱买来的,否则那样的玩具一文不值。他也从未尝试过做任何玩具。

“快过来看我的木马,”有一天贾克说,“为它我花了1美元,快来看,多漂亮啊!”

自己的好朋友贾克能买到如此漂亮的木马,琼斯非常羡慕。他仔细地观察着木马,看它是怎样做成的。当晚,他便开始动手为自己也做一匹木马。

他从自家的马棚里取出两块木料,一块用来做马头,另一块做马身。只用了两三天的时间,它们便变成了琼斯满意的形状。

父亲送给他一块红色的皮革来做马缰绳,还拿了一些铜片来做马蹄。母亲找出一些旧毛线来做马鬃和马尾。

拿什么来做轮子呢?这下他可难住了。最后他想,或许可以到木工厂看一下,说不定那里有一些能用来做轮子的圆木头。

他在地板上找到了许多中意的木头。木匠问他拿这些木头干什么,他便对木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那人说,“要是这样,我很乐意为你做几个轮子,但你一定要记得做好后给我看一看。”琼斯答应了,然后把轮子放进口袋,跑回了家。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做好的木马去了木匠那里,木匠夸他是个小天才。

这样的赞美使他倍感骄傲,他跑到贾克那里高喊道:“你瞧,这是我的木马!”“哦,它真漂亮,你在哪儿买的?”贾克问。“这不是买的,是我动手做的!”琼斯回答道。“自己做的?的确很漂亮,不过还是不能与我的相比,我的木马值1美元,你的却分文不值。”

“可我在做这匹木马的时候很开心呀!”说完,琼斯带着自己的木马走了。

想知道琼斯后来怎么样了吗?告诉你吧,他学习非常刻苦,还拿到了学校里的最高奖学金。

有时候一个人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但如果将别人的帮助当成了一种依靠,就势必会形成一种懒惰的习惯。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来说,他的选择是:“舍弃依靠,自己去奋斗。”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不依赖别人,凡事自己亲自实践的习惯呢?那就从“品尝亲自动手的快乐”开始吧!就像故事中的琼斯一样。

用勇气赢得一生

诺贝尔奖受到全世界的欢迎,他的事迹当然也在哈佛这所高校广为流传,许多哈佛人都把他看成自己学习的榜样。

1833年10月21日,诺贝尔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父亲是一位建筑工程师,喜欢研究化学,制造炸药。诺贝尔出生不久,家里遭受了一场火灾,损失很大。由于生活困难,父亲只身外出,先到芬兰,不久又到了俄国。在俄国时,他在机械和炸药方面的一些发明创造受到重视。老诺贝尔在那里开办了一个工厂。经济情况好转之后,父亲便把全家搬到俄国圣彼得堡去了。

诺贝尔8岁时,曾进入斯德哥尔摩一所小学读书。他在该小学只上了一年。这一年的小学生活,是诺贝尔一生中接受的唯一一次正规学校教育。据说,学校曾向他家里发出过这样的通知:“你的儿子诺贝尔,身体羸弱,上课时常头晕。除算术与图画两科勉强及格外,其余均不及格,且生性孤僻。请自下学期起改送他校就读。”

诺贝尔上过一年小学后,一直在家里自学。到俄国后,由于语言不通,加上身体不好,再没有进学校读书。父亲给他和两个哥哥请了俄国家庭教师,除教授俄语、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外,还经常讲授一些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诺贝尔对这些知识很感兴趣。15岁时,父亲让他到自己开办的工厂里做点事。诺贝尔对工厂的日常事务感到厌烦,却非常喜欢帮助父亲研制鱼雷和炸药。

1850年,诺贝尔到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他又被父亲送往美国学习机械。在四年学习期间,他参观了很多工厂,学到了很多自然科学知识。离开美国后,他还游历了德国、丹麦、意大利和法国。这时,他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已经具备坚实的基础了。

1855年,彼得堡大学的两位教授前来诺贝尔工厂拜访,一位是著名的化学家、诺贝尔过去的家庭教师尼古拉·吉宁博士,另一位是药学家尤利·特拉普博士。他们恳请诺贝尔的父亲研制一种威力更大的炸药。很巧的是,诺贝尔正在对此进行研究。吉宁博士见自己的学生进步这么快,非常高兴。他从皮箱内取出一个小瓶,里面装有一种油状液体,诺贝尔一看便知道那是硝酸甘油。那时候见过这种易燃、易爆物质的人并不多。它的发明人索布雷罗先生因实验时发生爆炸身受重伤,这之后就再无人敢继续研究了,但是诺贝尔却不畏艰难,准备继续研究。

父亲答应了吉宁博士的请求。从此,诺贝尔便与硝酸甘油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诺贝尔工厂因接不到军方的生产订单而告破产。1859年,诺贝尔的父亲离开圣彼得堡回到瑞典后,在斯德哥尔摩市郊的海伦涅堡建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准备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