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终篇*春山可望
自夺下鲤门、德阴、德阳、长平、锦州和零水六城之后,谢红叶又用了四个月时间,在与大宁军队的对战中又奋力夺下一城。
连失七城,这对大宁的男帝和所有朝臣来说都是一个耻辱。
有人提出将驻守南北两边的兵同时调遣过来,前后夹击,杀她个插翅难逃;也有人说不必多虑,只需要拖着就好,那谢红叶已是六十三高龄,秋后的蚂蚱,没几日可活。到那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定安长公主这时也出了一个主意。
元康二十二年秋,谢红叶将七万兵力留在锦州,孤身带领着十余人进了京。
刚一进京,就被早已等候多时的官员带领着入了宫,朝见男帝。上下文武百官都挤在这里,听说传说中的谢红叶已经入了殿内,忙伸长了脖子去看,结果大失所望,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长吁短叹声。
传闻中的谢红叶有三头六臂,可面前这个女人,不过就是普通的农妇。
“草民谢红叶叩见陛下。”
“你就是谢红叶?”
“正是。”谢红叶抬起头,露出了一双乌漆发亮的眼睛。
坐在一侧的定安长公主微微一怔,跟王清莞不动声色地对视一眼。
据她们的消息,这谢红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而眼前这人周身毫无老态龙钟感,看起来应该是与王清莞一般的年岁。
不止定安长公主是这样想的,男帝和诸位大臣也是这么想的。
只见男帝犹疑地问道:“你真有六十三岁?”
用着谢红叶名字的杜兰娘没有半点心虚,她对答如流:“草民今年四十四岁,并非是传闻中的六十三。或许是有人将我与别人搞混了,这才传出我有六十三岁的事情。”
倒也解释的通,男帝微微颔首,不过他最想问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为何造反?”
在这句话落地之时,大殿中的空气顿时凝结起来。每个人都屏着呼吸,冷眼看着跪在大殿中央的农妇。
这个场景,让王清莞回忆起四年前的自己,那时候她也是这般被众人重重包围着,那时她觉得这些人是不可推翻的山,谁曾想,不过如此。
感受到低压的杜兰娘并不紧张,她直起身,仰头看向坐在金色龙椅上的男人,眉眼随着她的动作而沉了下来:“为了讨一个公道。”
杜兰娘说:“我本是山野间的一个农妇,平日里都过着普通的生活。若无意外的话,往年的这个时候,我应该在收割稻谷,准备过冬的食物和缝制衣服。
“可偏偏,有一支剿匪军队来到了观音山下,破坏了这一切。<
“他们一把火烧死了观音山上的土匪,为了获得更多的军功,又防火烧了我们的村落,害得我们无家可归,这才想前往京城。”
“谁知在这一路上,我们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员就对我们打打杀杀,想要污蔑我们谋反,继续向陛下您邀功请赏。在出发前,我们也没想到这一路会遇见这么多的妖魔鬼怪。”
“陛下,您问草民为什么造反,草民倒是想斗胆问您一句,我们哪里造反了?归根结底,我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杜兰娘双眼充斥着愤怒,声调也越来越高,听得众人想捂住自己的耳朵。
“陛下,你知道我们村子里现在还有多少人活下来吗?”
“不过几十余人!”
杜兰娘声音刚落,男帝还没说话,一个大臣就跳了出来,他厉声道:“你说谎!”
“你谢红叶本就是土匪!”
这个大臣对着男帝行了一礼,继续指责杜兰娘:“早在剿匪军队去之前,你谢红叶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我们的奏折上,我看这一切分明是你杀了剿匪军队和那些无辜的村民,又倒打一耙!”
这与谢红叶所做的事八九不离十了。
孤身来这狼窝之前,杜兰娘就做好了迎接刁难的准备,此刻她神色如常,正准备回话时,被一道声音拦了回去。
是另一个男大臣。
只见他略带不善地瞥了一眼谢红叶,然后看向男帝:“陛下,臣有一点不解,传闻中谢红叶不是一个六十三岁的男人吗?怎么这位,哪里都对不上。”
这……
朝臣们面面厮觑,这个男大臣这么一说,他们也想起来了。在谢红叶未曾造反、未曾出现在世人眼前时,他们知道的谢红叶是个男人。
先前跳出来呵斥杜兰娘的大臣额上已经渗出了点点细汗。
这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这岂不是在问:若眼前这个谢红叶是真的谢红叶,那传说中的六十多岁的男人是谁?若面前这个谢红叶是假谢红叶,那传说中的六十多岁的男人在何处?
眼前这个谢红叶只能是真的。
因为,她的手中确确实实握着一支有六万人数的队伍,是他们真正想要对付的人。
男帝的视线淡淡扫过后来跳出来的大臣,微不可闻地皱了皱眉:“好了,谢红叶,你有什么诉求,都可以说出来,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
刁难都被对方挨个儿化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男帝现在的脸色不大好。
自知说了错话的男大臣又回到了队伍,转身的不经意间,他与定安长公主快速对视了一眼,转瞬即逝,无人瞧见。
杜兰娘闻言,直视着男帝,不卑不亢:
“草民除过为枉死的亲人和一路走来被那些狗官杀死的村民讨个公道外,别无所求。”
得寸进尺!
荒唐!
如果不是他是皇帝,他现在真想跳起来大骂一句。
分明是她造反在前,偏偏他只能咽下这口气,除过事情的起因与面前这个农妇所言大差不差外,还要忌惮她背后的六万人马,不能惹恼了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