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斥臣子
“臣韩立书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书房房门开了个缝,兵部尚书韩立书垂首躬身踱步进来,随即就恭恭敬敬地行礼,礼仪挑不出任何差错,伏身叩首的声音格外清亮。
时聿淡淡地听着,眼皮都没抬一下。她自顾着夹了块冰糖放在药汤里搅拌着,空荡的御书房里一时间只有汤勺搅拌药罐的叮当声。
伏跪在地上的韩立书摸不清状况,也不敢抬头直视圣颜,在寂静地能听见落针声的御书房里心一点点悬了起来。冷汗逐渐爬满他的后背,上首人长久的无言让韩立书更拿捏不定心思,却知道自己今日进来了就怕是没那么好出这个门,也许是心里有了最差的打算,他伏在地上深呼吸几回,反到定了心神,细细琢磨着陛下接下来或许会质问他什么。
韩立书是如今夙朝朝堂内为数不多的两朝老臣,他是武将出身,在军队里磨练出来的,也曾在前朝立过数次不小的功。为人又圆滑老道,又是朝堂里出了名的慷慨,身边文官武官都交情不错,仕途路也比之寻常人顺利得多。
十二年前夙朝举国之力出兵时,他恰逢此时生了重病,便被人填了空缺,此后官职被压了几年,夙朝后来战败实力大损,缺兵更缺将,韩立书又得启用,一直到时聿继位至今,五十六岁的韩立书任兵部尚书同时兼摄几个油水不错的郡县。
对于早就功成名就只等着熬退休衣锦还乡的韩立书来说,这次平南郡的暴动实不是一件好事。
原兵部右侍郎升迁,因是年后不久陛下身子又出了毛病,这个空缺就一直没被填补上。那么该派谁去平叛就是个好问题。
平南郡不是一般的乱民暴动,那里牵涉了不少的政治利益,错综复杂向来是官员们最不愿接触的地方。随意派人过去平复,就怕一个不慎牵动了不能招惹的人,回头再算账自然顺杆子摘到自己。
韩立书正头痛之际宁川王荐上了连山南,这烫手山芋韩立书正想着扔出去,又能卖宁川王一个面子,韩立书没多说什么就应了下来。
提任兵部侍郎的事是要向陛下征取意见的,可其间问题也不少,韩立书正琢磨着怎么将这个一直在军队里未出头的连山南推荐出来,戚芜就找了上来。
时逢时聿病得最重的时候,政务一股脑几乎全压在了两个丞相身上,戚芜已经记不清自己缺了几天的睡眠了,每天睁眼就是成山的政务,晚上挑灯批奏折到半夜三更,心里又时刻牵挂着时聿的病情,偶尔睡着了梦见第五邺下达时聿病危的通知又被吓醒。
在第一时间接手平南郡的事,戚芜第一反应是不能让时聿知道此事。这是她最担心的地方之一,如若知晓了这事肯定又要日夜忧心。她前两日找第五邺问,得到的结果却格外不理想。
戚芜与温絮和说了自己的想法,一向与她很少有分歧的温絮和却不大赞成。
“惊鸿,这件事不是我们能干涉的。”
“你是知晓陛下性子的,小事上陛下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不代表着她眼里就真容得下沙子。”
“惊鸿,你得仔细思量。瞒下了这事,等陛下回神来处理,无论你我,皆可能招来大祸。”
那夜与温絮和彻夜商谈,戚芜并不能明白温絮和话中的别意,几日来的操劳,让她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思考隐瞒的后果。
一切责任我一人承担。
这是戚芜辗转反侧一整夜思虑出来的办法。
次日清晨她去找温絮和跟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只是沉默了许久,牵住了戚芜冰凉的手。
“你既有了思量,我又有何顾虑的呢?”
“惊鸿,你还没意识到吗?我们是一体的。”
他没有再安慰什么话,戚芜出面,他就在她身后扫清障碍。
韩立书几乎很好说服,他年纪已经到了,也没有了再往上爬的冲劲儿,只等着安安稳稳做到退休衣锦还乡,有戚芜这尊大佛挡在前面,他刚好能甩掉这烫手山芋,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