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府内来了贵人(17)大出风头。…… - 太子爷他后悔晚了 - 七里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府内来了贵人(17)大出风头。……

第17章府内来了贵人(17)大出风头。……

府内来了贵人(17)

夜色如墨,静竹苑在黑暗中晕开昏黄的光晕。

许明月抱着琵琶,踏入了熟悉的院落。

也许是在陈婉兰那里用光了,又或者她总是后知后觉地感受,此刻她没有伪装的力气了,只福了福身,声音很轻:“殿下,明月来了。”

容修微微侧首,似乎早已感知到她的到来。

她不敢去看容修的方向,生怕他“看”穿自己的伪装。

她匆匆在圆凳上坐下,将琵琶抱好,试图用行动转移注意力:“殿下,我再弹一遍《松风吟》给您听吧?”

指尖刚搭上冰冷的琴弦,一股刺痛猝不及防地从指腹传来!

“嘶……”她倒抽一口冷气,下意识地缩回了手。

昏黄的灯光下,她这才注意到,为了准备寿宴,这一个月来近乎疯狂的苦练,早已将她指尖原本厚厚的茧子磨得极薄,甚至有些地方泛着不正常的嫩红。

白天在寿宴上精神高度集中未曾察觉,此刻心神松懈下来,又带着满腹委屈,那细微的伤口被琴弦一碰,便如同被针扎一般疼痛。

容修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望”着她:“怎么了?”

许明月摇头:“没什么?”

再次将手指按上琴弦,这种痛苦反而能够缓和她此刻的心情。

“错了三个地方。”

说罢,九殿下伸出骨节分明的手。

许明月无声将琵琶递过去。

容修接过,先是在琵琶的某处轻轻一点,指尖拨动,示范了一个清越的音:“此处本该是轻快的挑指,你用了沉闷的勾弦,失了灵动。”

接着,他的指尖滑向另一处,动作放缓,五指如行云流水般轮番点过琴弦,“轮指非快即好,要匀、要稳,如珠落玉盘。”

最后,他精准地按住第三根弦的某个位置,指尖微微用力:“按弦偏了半分。往上一寸,音色方能清透圆润。”

许明月盯着他的手指,本应努力记下每一处细节。

待九殿下示范完毕,她郑重地接过琵琶,深吸一口气,放慢速度,手腕微转,指尖轻挑,依然弹得一塌糊涂。

“抱歉,殿下,明月刚刚没有用心。”

“无妨。”容修执起案上的青瓷茶盏,抿了一口清茶,放下茶盏时,这才状似随意地问:“今日下午,你父亲跟你谈了什么?”

“没谈什么。”许明月盯着自己的绣花鞋尖,陈婉兰今天高兴得又给她绣了双新鞋子,“只是夸奖我了。”

“是么。”容修淡淡应。可是这语气跟白天,不可同日而语。

今日下午,许明月被翠竹叫走,带着满心欢喜去见她父亲。

他站在窗前,扶手等她回来。

虽看不见,却仿佛能感知到阳光的温度。

他心中并无太多波澜,只觉得许儒的召见顺理成章。

赵嬷嬷是圣上面前的红人,她的青眼对许家只有益处,许儒理应嘉奖许明月才是。

“回殿下,许五小姐的身世,已查实清楚。”护卫甲低沉的声音打破了他的沉思,悄然出现在他身后。

以容修在京城经营多年的势力,加之遍布各处的暗探,想要深挖一件特定的陈年旧事,并非难事。

“如何?”容修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护卫甲的声音压得更低,条理清晰地将他所查证的一切禀告完毕。

“原是如此。”容修琢磨。

许儒当年名动京城,因他为父守孝而声名鹊起。彼时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侍郎,闻讯后立刻辞官回乡,在父亲墓旁结庐而居,绳床瓦灶,粗茶淡饭,严守戒律,戒荤腥、绝女色,为父守孝整整三年。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广为流颂。

那时,正逢太后去世,皇上悲痛之余欲倡孝道,听闻许儒事迹,龙颜大悦,深为感动。

待许儒守孝期满回京,皇上立刻提拔他当了尚书,没过多久,又让他担任了太子太傅,教导储君。这原本是京城里人人称颂的美谈。

然而……

容修慢慢转过身。

护卫甲立刻上前,小心地扶着他走到书桌边坐下。

人间事,越是表面光鲜亮丽,越是藏污纳垢。

早在许儒教授容修读书时,容修便已敏锐地察觉此人内里贪婪狡黠,心思深沉,远非传闻中那般清正耿介。

那陈婉兰,原是许儒守孝时,那墓旁小屋附近耕种的农家女。

而许明月,正是许儒在那守孝期间,令陈婉兰怀上的。

也就是说……

明面上,许儒为亡父守孝,戒荤腥,戒女色,恪尽孝道,博得清名,青云直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