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接触 - 辽宁1950 - 过渡形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辽宁1950 >

第40章 接触

两份电报摆在中央军委指挥室的指挥台上,主席和其他人围着桌子坐着,都端详着这两份电报。

周总理和朱总司令出门迎接苏联观察团时,通讯处拿来了这份明码发送的电报,是联合国军总部传来的。李奇微在电报中说希望与中方就目前局势进行谈判,希望中方指定一处谈判地点并避免攻击美方的谈判代表。而第二份电报则是用美军的新密码发的,由于样本量不足暂时无法破解新密码,只能看出李奇微在向美国本土申请什么东西。

“这个李奇微,拖延时间的目的也太明显了。”吴铭说道。

“他们既然知道我们能破译密码,为什么还要这样子呢?”霍建国感到疑惑。

“我觉得,李奇微要的东西很急,这个所谓的和谈就是用来争取时间的,只要我们派人他就有时间。”毛主席说道,“你们觉得他要的是什么呢?”

“核武器。”几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但是他怎么敢呢,根据我们的估计,那个日本特工很可能已经告诉过他我们的情况了,不然他也不会知道是我们而不是苏联在朝鲜半岛上搞事情。”吴铭不理解李奇微的想法,“他不怕我们的核报复吗?”

“他可能未必是想把核武器用在我们的战场上。”刚从辽宁回来的王刚说道,“他们可能想通过核爆清除我们布设的雷区。”

王刚说出他推测的想法后,众人都是一愣,毕竟这个设想实在有点夸张。

“能做到吗?”主席问道。

“理论上是可行的,他们的万吨级原子弹大概用个两三颗就能扫清我们布置在东京湾的雷区了。”霍建国说道,随即指挥台出现了东京湾的地图和核爆预估损害示意图,“前提是他们不在乎附近居民可能受到的伤害以及这种计划的巨大消耗。”

美国现在虽然能批量生产原子弹,但是这不代表原子弹是多么普通的东西,它依旧是这个时代最昂贵的武器。

“要是他们清除不了雷区,很快就会失去日本,这样的损失比几枚原子弹要大啊。”主席说道,“但是东京湾周围的日本人要怎么办呢?”

“主席,”吴铭严肃地说道,“我认为美国人不会考虑日本人的感受。”

日本自从二战战败之后,他们整个国家对美国全面投降,交出了包括国民经济和国家主权在内的一切化身美国最大的经济和军事殖民地。而这种“忠诚”完全没有让美国人感动,他们其实从来就不在乎殖民地人的死活,只要能达成美国的战略目的就好。

东京湾的雷区布置在横须贺和富津之间,美国人只要将东京湾里的舰船都停放在千叶附近就能避免核爆对船只的影响,几十千米的距离足以将爆炸产生的海浪削减到可以抵挡的程度。不过如果真的在这个地区进行核爆,那么横须贺与富津地区的港口都会受到影响,周围的人不进行撤离的话必然造成伤亡。

第一代核武器的污染并不算严重,广岛和长崎在核爆后不久就可以正常住人,而在海中进行核爆的话,核污染会被海水更快的稀释。

“狗急跳墙了呀。”主席感叹道。

“如果他们突破了雷区,会对我们有影响吗?”霍建国提问道。

“其实没什么区别,一条潜艇就能封锁那里,水雷不过是比较省事而且不用一直看着而已,再说了,我们可以重新布设。”王刚回答道。

“既然如此,我们要不要答应美国人谈判的请求,要不要继续执行第二次进攻计划呢?”吴铭问道。

主席低头思索了一会儿,很快便开口说道:“人家想谈,我们也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嘛,可以让人去和他们谈谈看,看看李奇微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进攻计划照样进行,我们也没有答应说谈判了就不进攻了嘛。”

事实上,中央军委对于“龙吟行动”的最后具体方案仍然没有形成决议,不过多数人比较倾向于预期伤亡较小但是物资消耗很大的正面进攻方案。已经在辽宁省内训练了半个月新装备新战术的志愿军部分部队也会在这次作战中作为二线部队协同推进,他们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加入一线战斗,以熟悉新的行军模式为主。

众人又经过了一轮讨论,决定让美方代表到平壤以南双方战线中间的一处野地进行首次谈判,而中方这边会派出一名前线军官通过卫星网络连线和中央同步谈判进程。

“既然他们这是拖延时间,我们也不用抱太大的期望。”毛主席说道,“美国人愿意退让当然是好的,不过我们是不能退让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