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核爆辐射尘
1950年11月25日早晨九点四十五分,中央军委指挥室。
“现在进行最后表决,同意执行核打击的人请举手。”主持临时会议的朱总司令开口说道。
第一个举手的人是霍建国,紧接着是朱总司令,然后指挥室里的军委委员们都一一举起右手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毛主席身上,表决固然重要,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主席身上,他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五十六年啦。”毛主席喃喃说道,终于也举起了右手。
“记录,全票通过。”负责书记的吴铭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表决结果。
众人放下右手,都松了一口气。潘岩站起身来,他的左手上提着那个穿越第一天就被带来这里的手提箱。
“主席,请和我来。”潘岩和主席一同走到指挥室旁边的一处小房间里,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站在门口,为走进房门的二人关上门。
房间里只有紧贴墙壁摆放的两张沙发,中间是一张小桌子,这里本来是一间休息室。主席没有坐到沙发上,而是和潘岩一样站在桌子前。
“主席,请输入密码并核对生物信息。”潘岩将手提箱放到桌面上。
主席用左手放在手提箱外面的显示屏上核对指纹和掌纹,同时右手在显示屏旁边的输入键上输入开启密码:八个零。
主席在输入密码后又开口说道:“1919年5月4日。”
咔哒一声,手提箱被打开,里面其实只是一个综合电台。
“主席,最后一次确认,是否执行核打击。如果确认执行核打击,请发送电报。”潘岩非常严肃地站在主席身边。
“确认。”主席轻声说道。
潘岩立刻在手提箱的电报机上进行操作,主席在一边念出放在一个小型电子板上的发射密码。电报被顺利发送出去,仅仅十秒钟过后,一封电报被传回到这里来。
“火箭军XX部队,已接到发射密码,部队反馈码:XXXXXXXX,请在十分钟内再次发送密码。”
主席手上的电子板立刻更新了一组新的发射密码,潘岩立刻将新的发射密码送出去。
在辽宁省东部山区的一处峡谷中,一辆DF26型弹道导弹运载车开出隐蔽点,在行驶了数百米后到达发射阵地。导弹保护罩迅速打开,液压支架将重达数十吨的导弹树立起来。
在山崖中的一处地下堡垒里,一名解放军军官用力按下了指挥台上的红色按钮。火箭发动机点火,橘红色的火焰灼烧着覆盖了深雪的大地。在迅速弥散的白色烟雾中,绿色的弹体腾空而起,动力强劲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迅速让导弹摆脱了引力的束缚。
几分钟后,导弹的一级发动机在大气层外无声地分离,整流罩被爆破开,露出了装在二级发动机上的四枚分导弹头。微型喷气式发动机在近地轨道上调整了弹头的方向,二级发动机点火,导弹再次加速飞向日本。
又过了几分钟后,四枚乘波体弹头从基座上分离,开始在大气层与外太空的交界处以高超音速进行滑翔。最终,四枚弹头一头扎进大气层,开始最后的疯狂加速。由无人机和卫星组成的制导网络引导着四枚弹头,它们在以十几马赫的超高速飞行时用微小的空气舵调整方向。
在地面上的人们眼中看来,那只是一颗闪亮的流星,它从碧蓝的天空中落向地面。
在弹头里,中子发生器启动,围绕裂变材料的高能炸药起爆,将几公斤重的钚239挤压到一个高温高压的环境里。高速中子射流穿透反射层进入裂变材料内部,中子撞击到钚原子核上,原子核在中子的高速冲击下发生了裂变,更多的高速中子产生。包裹着裂变材料的反射层将部分逃逸的中子反弹回反应区内,加剧了裂变过程。
不可逆的链式反应开始了,裂变反应爆发出的巨大能量一瞬间通过反射装置投送到位于弹头前段的聚变反应区。热辐射与光辐射将聚变材料包裹在超高温与超高压中,在强烈的压力之下,原子核之间的斥力被战胜了,核聚变反应开始。
几乎不发出任何一丝声音地,四枚弹头以规则的四边形落在海伦娜号的周围。在接触海面的前一刻,弹头终于无法容纳核聚变反应中放射出来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