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炸锅 - 辽宁1950 - 过渡形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辽宁1950 >

第117章 炸锅

一队通用卡车和威利斯吉普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在泥泞的路面上快速开进,坐在卡车里面的是美国南方司令部在巴拿马运河周边的驻军士兵,而在领头的威利斯吉普车里面,美国国防部特遣调查小组的几个成员正在这辆颠簸的吉普车里面晕头转向。在巴拿马运河区的袭击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几乎是立刻就派出了调查组前来查明真相,而且从美国本土调派了一整个步兵师前来巴拿马。

美国对这次规模并不大的袭击事件的反应可谓是极其强烈,因为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而言简直是命根子一样的存在,如果这条运河无法使用的话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货运交流会受到严重打击。国防部在分析了当地驻军的报告之后认为,这次袭击事件和之前的小打小闹有本质上的不同,过去这些游击队手里顶多有几把破枪,偶尔放冷枪干掉一两个士兵就算很了不起了,但是他们这次显然拥有了一些非同寻常的重武器。如果真的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是中国人正在支持当地的游击队,那么他们必须提高警惕了,因为巴拿马运河对于美国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交通要道,一旦被人炸毁运河上面的船闸导致运河瘫痪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被袭击的美军哨所建立在远离城市的河岸边,是专门用来防止当地游击队搞破坏的,驻守在这里的一个美军步兵班拥有一挺M1919重机枪,这样的火力一般的游击队根本不敢造次,但是他们却在五分钟之内被袭击者全部消灭,就算是正规军的火力也不一定能做到。报告中提到袭击者对他们的哨所发射了三枚火箭弹,而且在只命中一发的情况下就把哨所的工事都摧毁了。

“这群该死的猴子,让我们在这种鬼天气下出来干活儿!”坐在吉普车后座的调查组组长皮尔森少校大声地抱怨着,他穿着着整齐的美国陆军军装,但是现在这套衣服上面满是潮湿的泥土。

今天是个大雨滂沱的日子,硕大的雨滴猛烈敲击着车辆的玻璃,皮尔森少校头顶上的防水布随着吉普车的颠簸向周围倾斜雨水。和他一样坐在车子里面的还有几个助手以及负责保护他们的美军士兵,士兵们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汤普森冲锋枪,脸上写满了紧张。

原本巴拿马的美国驻军其实算是比较惬意的,他们作为海外驻军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贼配军本质,在本土上不能干的事情在这里都可以为所欲为。更何况巴拿马的海景非常不错,在美国国内也算是小有名气的度假地点。美国驻军在这里也不像欧洲那样危险,得天天生活在苏联军队的威胁之下,他们在这里最多有一些不自量力的游击队来挑事儿罢了。

但是在这里的哨所遭到袭击,一个班的美军士兵全军覆没之后,大兵们终于警惕起来,最近都没人敢独自一人离开军营到附近的居民区取乐了。负责城外哨所的士兵们白天的时候都躲在工事里面神经兮兮地四处张望,晚上的时候也不敢睡得太死。直到本土的援军来了之后他们才稍微放心一点,但是依旧没人敢单独出门。

“长官,我们快到了,到时候请我们会围在你的身边,请不要擅自脱离我们的保护!”坐在副驾驶座上面的一位中尉军官向皮尔森大声喊道。

在袭击发生之后美军立马就把现场保护起来,增派了整整两个排的兵力在附近把守,同时全力搜索袭击者留下的痕迹,但是最终一无所获。皮尔森等人今天的任务是评估这些游击队的战斗力,向国防部出具一份详细的报告。

“他们在那之后还有出现过吗?”皮尔森向刚才说话的中尉问道。

“没有,长官,在袭击过后他们就像消失了一样,最近几天时间一直都很安静!”

令美国驻军感到有点奇怪的是,尽管这支游击队对美国人取得了如此的“重大胜利”,但是他们在这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面完全销声匿迹,没有过有任何动作。不仅仅是这群人,原本美国人认为在有人成功之后必然会有不少类似的组织跟进行动,因此他们极大地加强了城外哨所的防御力量,但是巴拿马地区的反抗势力似乎都安静下来。

车队在颠簸了一段距离之后,皮尔森总算看见前方出现了一处美军的哨所,几个身穿雨衣的士兵正在一处关卡前面站岗。吉普车在哨所前面停了车,皮尔森和他的随从们也都穿上雨衣跳下车来。

“你好,少校先生,我是这里的指挥官麦克。”一名戴着头盔的美军军官见到皮尔森走过来之后主动打了招呼。

“你好,少尉,请你带我们去现场看看吧,我记得你们已经被通知过我们要过来了。”

于是,在这名少尉的带领下,皮尔森一行人来到了被炸毁的哨所的废墟这里。原本矗立在河岸边的了望塔此时只剩在埋在沙袋中间的一堆烧焦的木头,而废墟的旁边则能看到一处已经积满雨水的弹坑。皮尔森根据弹坑的大小推断出这种爆炸至少需要五公斤左右的装药量,这已经是中口径榴弹炮的装药等级了,本地游击队无论如何不可能有这样的武器。

“这就是他们的火箭弹留下的弹坑了吗?”皮尔森拿出一个照相机对着弹坑拍了几张照片。

“是的,我们赶到这里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弹坑,然后在一百多米外相距比较远的两个地方分别发现了一个。他们似乎发射了三枚火箭弹,只有您面前的这一发命中了。”

之后,这名少尉带着他们走到距离河岸边有几百米距离的密林边缘,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处用泥土堆砌起来的有着一个半圆柱型凹槽的土堆。皮尔森趴在地上沿着凹槽的方向看去,发现这个凹槽正对着被袭击的哨所。

“他们竟然用这种东西发射了火箭弹!?”皮尔森感到非常的难以置信,但是面前的驻军士兵说他们之前还在土堆的后面看到有烧灼的痕迹,现在由于下雨导致黑色的烧痕被冲刷掉了,基本可以肯定他们是用这个小土堆发射了三枚火箭弹。

火箭弹并不是什么新式科技,二战的时候各国都有自己研发的火箭弹,例如苏联人的喀秋莎和美国的管风琴都是装在某种载具上面的火箭弹发射装置。而英国人和德国人则分别发明了自己的牵引式火箭弹,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威力巨大但是精准度糟糕。不过就皮尔森所认知的而言,他还不知道有那种火箭弹能在没有发射架的情况下使用。就他们的现役装备来说,没有发射架或许也能成功发射,但是发射出去后会往哪里飞就不得而知了。

而这伙游击队不仅用眼前的小土堆发射了火箭弹,而且它们的威力还十分巨大,抵得上一发中口径榴弹炮。这让皮尔森感到异常震惊,如果他们真的不用任何发射装置就能使用这种威力的重武器进行火力支援,那就意味着即使是没有任何车辆的游击队也能给美军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种神秘武器如果是可以单兵携带的装备,那么对于游击作战而言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极大的提高了纯步兵部队的火力上限。美军士兵们显然不会希望自己在掩体里面和游击队在几百米距离上用机枪对射的时候,对面从不知道哪里掏出一发火箭弹,在地上垒个土堆就把他们炸上天。

“要是能看到实物的话就好了。”皮尔森同样意识到,美国人自己也是用的上这样的武器的,毕竟就算是迫击炮也得一整个步兵班来伺候。

皮尔森和他的调查小组同样对这处小土堆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他们带着美军士兵们在周围的丛林里面继续摸索,尝试能不能从附近找到什么被遗漏掉的线索。幸运的是,一名美军士兵在搜索的时候从地上的泥坑里面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