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幽灵 - 辽宁1950 - 过渡形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辽宁1950 >

第220章 幽灵

刚刚迎来春季的英国像往年一样进入到雾蒙蒙的时节当中,走在伦敦大街上的人们都戴着雨伞、穿着风衣,行色匆匆的公务员们穿梭在政府机关的大楼中间,他们今年的任务十分的繁忙。

约翰·克莱特(虚构)在早上六点钟的时候离开了他居住的公寓楼,他身上穿着暗色的风衣,一手拿着黑色的雨伞,另一手则提着自己的公文包。邻居们总是觉得克莱特先生是个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不喜欢和别人谈论股市和八卦,每天都板着脸出去工作,然后板着脸回家,大家都不知道他到底是干的什么工作,也不清楚他为什么这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离开家门之后,克莱特很快就抵达了离自家最近的一处地铁站,走进昏暗的地下空间之后,周围满是嘈杂的人声,既有上班族们的谈论声和抱怨声,也能听到一两句被淹没在脚步声当中的流浪汉们的乞讨。他像往常一样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几个硬币,在地铁站的楼梯跟前把硬币扔到几个流浪汉的碗里面,然后又从报刊亭那里买了今天的报纸,并登上前往工作地点的火车。

今天每日邮报的头版头条是国王陛下的长女伊丽莎白殿下的一次广播演讲,这位未来的女王在演讲当中号召英国的国民们要团结一致来共度难关,并声称大英帝国的荣光永世不灭。看到这些内容的克莱特皱了皱眉头,他不知道白金汉宫和唐宁街的那群官僚是怎么有脸让伊丽莎白殿下说出这样的话的。

大英帝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衰弱是有目共睹的,英国人对此其实已经习惯了,美国人成为世界霸主又怎么样呢,他们又不是不能移民去美国。不过冷战的局势变化还是让英国的人民变得难过起来,尤其是发生在十万八千里外那场看似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朝鲜战争发生了惊天大逆转之后,那个英国政府口中十恶不赦的共产主义恶魔似乎已经把镰刀架在了欧洲人的脖子上。

最近几个月时间里,伦敦的金融市场随着美国金融的震荡而频繁爆雷,本就奄奄一息的英国经济受此重创,变得有点一蹶不振起来。民众发现国内的物价莫名其妙地飞涨,那些有钱人莫名其妙地开始带着自己的财产跑到美国去,一无所知的他们当然不知道辽宁省穿越的内幕,也就不知道现在的英国处于什么样的威胁之下。

然而,在军情五处的总部工作的克莱特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他不仅知道,而且知道得非常详细。

经过几次换乘交通工具之后,克莱特来到了军情五处的办公大楼,和他一样面色凝重的同事们川流不息地来回奔走着,电讯室中不断传来敲击电台的声音。自从冷战开始之后,军情五处的员工们就一天也没有闲着,英国政府每天都需要知道来自铁幕另一边的消息,以便做出重要的外交决策。这种忙碌在中国发生剧变之后变得更加极端了,五处的高级官员们歇斯底里地要求情报员们加班工作,把每个人的时间都压榨到极致,这里可没有什么法定工作时间可谈。加班时间越来越长,但是五处非但没给手底下的人加薪鼓励,反而用国家经济困难的由头给他们降了工资,甚至有些人家里有丧事都没法回家。

再后来,军情五处在一月份的时候开展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内部审查活动,好几个身居高位的人被认定为苏联间谍逮捕,后来再也没有消息。五处的所有人在那段时间里人心惶惶,情报机构的内部审查总是会让心里有鬼的人和正常的人一起紧张。作为老员工的克莱特自然也接受了仔细的审查,但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安过关。

克莱特在大楼里面熟练地穿梭着,来到了自己任职的部门,这也是五处最忙碌的部门之一,他们负责的是对苏联的情报工作的汇总分析。从苏联那边传出来的消息要靠他们这些人进行筛选,确认哪些消息有用,哪些消息可以暂时扔在一边,然后要把有用的消息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报告,并呈交给上级使用。

“你今天的气色不错。”

克莱特刚来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在他旁边的同事琼斯就和他打了招呼,他手里还拿着一杯热咖啡。

“得了吧,我出门前照过镜子,我的脸色和这该死的天气一样糟糕。”克莱特把自己的公文包甩到办公桌上,助理人员已经把今天他负责的文件都放到了桌子上,看着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文件,克莱特一脸烦躁。

“至少还没下雨。”莫顿喝完了咖啡,然后便扭头开始工作了。

他们两个虽然是关系不错的邻桌同事,但是工作量不允许他们过多地聊天,这份工作的性质也同样要求他们不能说太多的话。

克莱特将办公桌上堆积的文件摆放开来,助理人员已经按照这些情报的来源进行过粗略的分类。从外地情报站汇总到他们这间办公室的情报大多是无意义的情报,莫斯科街头的流言蜚语、斯大林格勒工人们的闲谈、东欧某地的一两张模糊照片都会送到他们这里来进行甄别,那些高级情报人员送回来的最关键的情报一般由他们的上级亲自把关,克莱特等人负责的只的是底层工作。

当然了,这样的底层工作在很多时候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搞情报就是这样的,在一大堆毫无意义的垃圾信息中抽丝剥茧地找出有意义的线索,然后拼接为重要的情报。为了在多如牛毛的垃圾信息中找出有价值的线索,需要分析员们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克莱特正是这间办公室里面的佼佼者。他在二战的时候就已经进入这里供职,并在那几年的时间里大放异彩,深得上司的赏识。

不过克莱特的同事和上司们也发现,克莱特在二战结束之后,军情五处的主要目标从纳粹德国转向苏联的同时,克莱特虽然在工作上同样严谨认真,但是日常情绪却有一点微妙。倒不是说他很沮丧很失望什么的,而是有一种隐约的怠惰。这种情绪在五处加班时长越来越多的大背景下出现在很多人的身上,因此其他人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件事情。

“又是一堆垃圾。”克莱特随手拿起几份文件,草草一读后便丢在一边。

“然后我们就是翻垃圾的小狗。”平常颇为喜欢开玩笑的莫顿一边说话一边读文件。

“那你最好在我们的主人拿鞭子抽你之前好好反省一下。”克莱特拿起另一份文件。

今天被送到克莱特桌上的情报都是从苏联那边直接送过来的,不过和之前的内容一样,大多数是特工和线人们听到的流言蜚语,而且和英国政府最关心的苏联的军事部署问题没有什么联系。

英国政府自从那次他们的喷气式侦察机被未知敌人击落之后就进入了高度警惕的状态,北约各国都确认了中国在东欧部署军队这件事,但是不知道部署在哪里,有多大的规模。因此,北约各国竭尽全力恢复他们被苏联内务部打得支离破碎的情报机构,试图从东欧地区找到一点蛛丝马迹,确认中国军队的规模和驻地。

欧洲各国都极度害怕他们最终在波兰或者东德发现那些来自未来的装甲集群,亦或是在苏联境内的某地看到素未谋面的弹道导弹。

工作一段时间后,克莱特面前放着的用来记录关键信息的笔记本上依旧没有新增什么内容,坐在一边的莫顿倒好像有一点进展,他正在拿着三份文件反复查阅。克莱特又将一份文件扔到旁边的篓子里,并拿出另一份报告来,而当他打开这份报告之后不久,克莱特原本已经松懈下来的表情又变得紧张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