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前路黯淡 - 辽宁1950 - 过渡形态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辽宁1950 >

第324章 前路黯淡

第二次东京审判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时,艾森豪威尔和他的政府核心成员们也在激烈地讨论着下一步的行动。

东京的消息可以很快地传回美国,各家报社的记者们都用飞机以最快的速度将照片带回国内,以便能在第二天的早上就登报。但让报社的编辑们感到失望的是,美国的民众似乎对发生在东京的这场审判并不那么关心,他们更多地注意着欧洲这段时间的乱象。

以色列的失败产生的连锁反应到如今已经有了初步的表现,欧洲各国的工厂出现大面积的停工停产现象,油价的飙升使得社会生活秩序被完全打乱。民众的示威游行已经成为了每天必定出现的街景,然而欧洲各国政府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任何反应,他们根本想不到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当前的事态。

“中国人打算把那些日本人全部处决掉,这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艾森豪威尔放下手中的电报公文,他从这里面了解到了昨天审判的全部过程与结果,“三菱财阀的头头都被他们处死了,欧洲的那些家伙应该能够抛弃掉他们的幻想。”

“可是,总统先生,这也可能导致欧洲高层丧失抵抗意志,如果中苏两国决定用这样的方式来威胁他们,我们可没有太多的办法。”一名高级幕僚很担忧地说道。

“这不一样,欧洲那几家大型集团的高层人员都有退路,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已经接收了大量来自欧洲的私人资产,他们正在将全部身家转移到我们这里来。”另一名幕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我们能够好好地利用这次机会,还能让欧洲的底层人暂时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东京审判上面。既然中国人决定以如此不人道的方式对待所有他们看不顺眼的人,那么我们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团结一下自由世界?”

东亚国际军事法庭在第一天的审判中将所有战犯判处绞刑并当天执行一事确实在欧美国家的高层人员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其原因不仅仅是处死全部战犯这种国际外交史上从未有过的做法,还源于国际法庭在审判时使用的各种罪名和定罪方式。

“殖民行为罪”很明显就是一项具有强烈针对性的罪名,尤其是现在欧洲的几个国家还保留有不少殖民地的情况下。按照中国法律官员在联合国上提出此项罪名时的描述,任何在过去以及现今的历史阶段中,采用武力或者其他强迫性手段奴役或者强迫殖民地原住民劳动、对当地市场进行不对等贸易、迫使当地政权签订任何形式上的不平等条约的行为都算是殖民行为,都可以用殖民行为罪进行判决。

这项罪行几乎能够把欧洲各国的王室一网打尽,另外加上各国政府、大型企业以及军队人员。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人主导的国际法庭在应用这项罪名的时候,没有除了绞刑以外的任何其它判决结果。

“这对我们现在解决根本问题没有什么帮助,先生们,宣传只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而且没有太大的持续性。”艾森豪威尔摇了摇头,他将自己的幕僚们召集过来,是想着能不能再找到什么办法挽救一下欧洲的局势。虽说美国政府已经在为全面抛弃欧洲做准备了,但不到最后关节他们也不想失去在世界岛上的最后一块立足之地。

“但是石油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我们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支持欧洲的经济,他们的崩溃是迟早的事情,大约不会迟于明年到来的时候。”经常为总统提供经济政策建议的幕僚很直白地说道,“这是最底层的问题,欧洲不可能就这样倒退回蒸汽机时代,如果他们真的变成了那个样子,苏联人把欧洲收入囊中也不会有什么困难的。”

“是的,除非我们能够在足够短的时间内为欧洲提供足够的能源。”另一名幕僚附和道。

问题被总结回老调重弹的石油问题上,艾森豪威尔对此烦恼不已,最近一段时间他听到是有这个词就觉得头疼。美国虽然能产出足够本国使用的石油,但这不意味着沙特伊朗等国的石油禁运对美国的石油市场就完全没有影响了。

欧洲的石油涨价浪潮多多少少地影响到了美国,导致美国的石油市场也是民声鼎沸。外加最近中南美洲的事态进一步扩大,当地游击队在巴拿马运河河口处用反舰导弹击沉了一条民用货轮,使得美国东西两岸的货运都受到威胁,在经济这方面上美国已经有自身难保的趋势了。

美国依旧有足够的工业生产能力和原材料,但是东亚和欧洲的市场正在向美国的企业关闭,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又不可能在美国境内全部消费掉,加上大量从欧洲涌入的资本,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阴影重新笼罩在美国人的头上。罗斯福能够利用二战使得使美国经济完全复苏,但现在艾森豪威尔的面前可没有这种机会。

“欧洲有没有孤注一掷的可能性?”艾森豪威尔向他的幕僚们问道,不过这个问题似乎让在座的众人都吓了一跳。

“这不太可能,中国和苏联这段时间里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展示他们在军事上面的绝对优势,而且中国人的那支舰队已经接近直布罗陀海峡了,他们下一步就可能进入地中海,对整个欧洲形成威慑。”从一开始就坐在一边一言不发的马歇尔开口说道,“欧洲也没有任何可选的转移矛盾的目标,他们现在的状态和1945年的德国差不多......”

“可是,情报部门证实法国方面似乎打算对北非地区开展进一步的行动,来暂时转移民众的焦点。”艾森豪威尔仍不死心。

“就算奥里奥尔他们打算这么做,也完全得不到法国人的支持,扩大他们在北非的军事行动对缓解他们的石油危机没有任何帮助。”

中情局的人员从法国政府内部得知了他们应对石油危机的讨论会议中的过程,法国人似乎并不打算彻底认输,他们还想着要从其他的什么地方找到一丝生机。情报人员从法国目前的状态分析得出,他们应该是想要扩大对非洲的控制力,尽管中苏两国也有向非洲伸手的迹象。

北非地区的法国殖民地在二战之后就一直闹独立,法国自然是派出军队镇压当地的反抗力量。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那种情况,即使法国名义上丢掉了殖民地,他们也照样能从这些地方汲取利益,但现在的情况可大不相同,殖民地一旦独立了,自然会有人来保障他们和法国之间被彻底地“隔离”开来。

国防部甚至还设想了一种最极端的情况,如果欧洲最终陷入了能源上的总危机,那么他们可能会爆发一场内部之间的斗争,直到有一个国家能够争取到目前欧洲能从外界得到的所有自然资源为止。不过这一想法被马歇尔本人否决,在他看来这种想法实在是过于荒唐了。

“我们的石油出口难道就没有任何拯救欧洲任意一个国家的机会吗?”艾森豪威尔接着问道,他还想从本国的石油产出上想个办法出来。

“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是可以的,但是只能维持英国、法国、意大利中的一个国家,最多再加上某个小国。这也是建立在他们无法继续扩大经济规模的情况下的,他们将无法恢复到二战前的状态。”一名幕僚如此回答道。

“总统先生,我建议您还是不要考虑选择一个欧洲国家进行支持的计划,这只会导致比原本更糟糕的结果。”马歇尔立刻接上话,“如果我们选择任意一个欧洲国家进行全力支持,这虽然会让他们能够勉强活下来,但是会让其它几个国家立刻倒向中苏阵营,这件事不会有任何的悬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