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改换天地
陈洛让曾二狗把所有孩子都带到正院。
一共两百个孩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六岁。
陈洛挨个检查了一下根骨。
所谓“根骨”其实需要分开来理解。
“根”是指慧根,也就是天赋,秉性。
“骨”则是指骨骼,骨架,也就是身体的先天条件。
古人如何检查根骨,陈洛也不太清楚。
他检查根骨的方式很简单。
一看眼神;二问一些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三看骨架。
只要不是有明显问题的孩子,陈洛都会将其收下。
两百个孩子很快看完。
陈洛点点头:“都是些好孩子,我全部收下了。”
“这段时间先由李道元先生给他们启蒙,教他们读书认字。
等孩子们字认得差不多了,我再传他们医术,武功。
正式的拜师仪式,也等他们完成启蒙了再进行。”
打发走这些孩子和大人后。
陈洛花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将《三字经》和《千字文》默写了出来。
接着他到玉虎院,找到李道元。
陈洛先替李道元儿子李博佑,把脉检查了一下身体。
确认李博佑身体已经痊愈后,陈洛这才道明来意。
李道元听闻陈洛请他当教书先生,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
接着陈洛拿出《三字经》和《千字文》递给李道元。
“这是我给孩子们编写的启蒙书籍,先生看看是否不合适的地方。”
“启蒙书籍?”
李道元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无论是在大齐,还是在大齐之前的王朝。
读书一直都是世族权贵阶级的特权。
世族权贵会耗费大量钱财办族学,而族学最开始教的,就是家族传承。
所以当今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专为启蒙编写的书。
如果硬要说有,那就是各个世族的《族史》。
李道元翻开《三字经》。
在打开之前,李道元其实已经做好了给陈洛指教一番的准备。
毕竟他也是当世有名的文坛大家,自认指点一个军户出身的年轻人,还是完全够格的。
可当李道元看了几行《三字经》的内容后,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大人,这……这是您写的?”
李道元难以置信地看着陈洛。
陈洛有些尴尬地挠了挠后脑勺:“这个……其实是别人写的,我背下来的而已。”
“别人写的?”
李道元不信。
这个时代的文人一旦写出好的文章和书籍,第一选择肯定是献给族里,亦或者去请其他文学大家指点斧正。
一旦文学大家觉得文章、书籍不错,便会举办文会进行赏析,然后在文会上帮忙售卖原稿以及拓本。
像这本《三字经》,但凡读过书的人,都能看得出它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等足以流传万世的经典之作,人家写出来后不拿去换名利,反而交给你一个军户随便处理?
不过李道元也没拆穿陈洛,假装信了陈洛的话。
“这本《三字经》通俗易懂,顺口易记,内容涵盖历史、天文、地理、德行等方方面面。
确实是蒙学的最佳读物。”
接着李道元又看了看《千字文》。
他心中再度掀起了惊涛巨浪。
李道元忍不住看向陈洛。
陈洛被李道元看得有些不太自在,他正准备开口问李道元这样看着他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