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赠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螺蛳粉第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5章赠书

这年代的投石车,并没有那么好操作,不像后世的火箭发射,只需要一个按钮就行。

操控投石车需要好几个人,拉杆,配重,装弹,校准和抛投都要有人负责。

韦安平看着他们又忙了十几分钟,才终于装好了火药陶罐。

“大家都散开点!”

他提醒了一句,随后开始倒计时:“三、二……点火!”

张九郎点燃了引线。

砰!

下一刻,负责抛投的另一人也砍断了投石臂的固定绳,整架投石车瞬间变成了一个大号弹弓,嗖的一下就将火药陶罐投了出去。

然而,意外很快降临。

当陶罐飞到半空中时,忽然砰的一声,罐口的封泥脱落,大量的火药粉末像沙尘一样落下,随后又被引线点燃,化作一道火焰瀑布。

意外让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怎么会这样呢?”

张九郎难以接受,明明做足了准备,结果还是出现了意外。

“这是试验。”韦安平撇嘴道:“什么样的意外都有可能发生,要是一点意外都没有,那还叫试验吗?”

“先生,刚才是不是罐口的封泥最先脱落啊?”李淳风问道。

“应该是这样。”韦安平点头道:“你们的陶罐密封做得不够好,经不起投石车的抛投。”

投石车在抛投的时候,会用一道巨力将弹药丢出去,不够结实的泥土,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碎裂。

显然,这次的试验遇到的就是这个问题。

“那我们重新做一个?”李淳风问道。

“可以试着做一些开口更小的陶罐。”韦安平提醒道:“既然不好密封,那就把口子缩小。”

“先生提醒的是。”张九郎连连点头道:“只留一个小口装填火药和接引线就够了。”

“不错。”韦安平点头道:“另外,其实也不一定要用陶罐来装火药,可以换一种包装材料。”

“先生说的是纸?”

袁天罡很快联想到了平日里用来包裹东西的厚纸。

“对。”

韦安平点点头。

其实后世的炮仗,也是用纸包裹的,比陶罐、铁罐什么的方便多了,而且威力一点都不小。

还有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炸药包,也是用牛皮纸包裹的,捆得跟被子一样。

“还可以用麻布,对吗先生?”张九郎忽然问道。

“对。”

韦安平看了一眼对方,不由得点了点头……没想到捡到宝了。

“那我现在就去做一个。”张九郎说着,转身就往工房区而去。

“这家伙……总是那么急。”

袁天罡略带抱怨的说了一句。

听到这话,韦安平微微一笑:“袁侍郎,是不是对这里的事开始厌烦了?”

“啊?没有没有!”

袁天罡连忙摆手否认:“在下能负责此处,感激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厌烦。”

“其实以袁侍郎的本事,这里真不适合你。”韦安平叹气道:“袁侍郎若是想离开,我可以跟陛下提。”

“可是……先生不是说火药工坊只能进,不能出吗?”袁天罡犹豫道。

“对一般人,当然是这样。”韦安平没有否认,直说道:“但以袁侍郎的本事,一辈子困在这里属实屈才了。”

当初筹建火药工坊时,他手里根本没有别的人才可用,只能把袁天罡和李淳风安排过来暂时用着。

如今工坊里出了个张九郎,再培养一段时间,就可以顶替这两人了。

到时候就能将他俩解放出来,去做更适合的事。

“多谢先生提点,在下愿听先生吩咐。”袁天罡连忙行礼下拜。

话说到这个份上,他还不懂事,那就是傻子了。

“不用客气。”

韦安平摆了摆手,随后从衣兜里掏出了一本薄薄的书籍。

“这是我写给太子他们的自然科学课本,你拿回去看看,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好。”袁天罡郑重其事地接过课本。

看到在这一幕,一旁的李淳风羡慕不已,好几次想要开口,但又不好意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