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退役制度 - 大唐日不落,从造反开始 - 螺蛳粉第一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17章退役制度

说完了岭南的事,其余众臣纷纷离去,只有韦安平被留了下来。

“先生,邮运司已经准备好了。”李世民敲了敲桌面道。

“何时可以开业?”

“随时都可以。”

“那陛下还在犹豫什么?”韦安平奇怪道。

“朕只是担心,邮运司做不成生意,反而白白浪费资源。”李世民满脸担忧地叹气道:“如今整个关中地区都在闹蝗灾,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哪里还有人会雇佣邮运司。”

“陛下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韦安平摇摇头,毫不客气地说道:“百姓能运什么东西?普通百姓家中,连像样的家具都没几件,哪有那么多东西要运?更何况,邮运司的运费可不便宜,百姓花不起这个钱。”

“先生的意思是,邮运司只做有钱人的生意?”

“目前来说是这样的。”韦安平点点头。

后世的快递业务,一开始也只做有钱人的生意,后来交通发达,物流成本极大降低后,才让每个普通人都能用上。

如今的邮运司,本质上也是一种快递业务。

“陛下与其担心没有业务,不如担心业务太多,人员不够用。”韦安平笑着说道:“而且人员的素质也很重要。邮运司的生意,最看重信誉,一旦出现意外,给别人造成了损失,以后就没人敢用了。”

“先生说得有理。”李世民点头赞同。

天下虽然统一,但世道并不太平,乱匪山贼依旧不少。

以如今官府的管理能力,能够管好城市周边的治安就已经很不容易了,那些远离城市的山村和野外,依旧不是什么太平之地。

“只是长安的青壮有限,总不能让他们放弃种田,都来运货吧?”李世民又道。

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尤其是这个时代,更是重中之重!

就算把所有工商业都停掉,朝廷也不可能放弃农业,更不可能让农夫从田地里爬起来,去干别的事情。

“青壮确实有限,但有一处地方还有不少劳力。”

“哪里?”

“军队。”

“怎么可能!”

李世民连连摇头,毫不犹豫地否定道:“军队绝不可动!”

韦安平微微一笑:“不知陛下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兵贵精不贵多。”

“朕当然知道。”李世民反驳道:“但如今朝廷的军队一点都不多,朕甚至还觉得太少,怎么可能精简!”

“陛下,大唐的府兵制其实是有问题的。”

韦安平忍不住叹息道:“百姓从二十一岁成丁开始,便要一直服兵役直到六十岁。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无法活到六十岁,超过四十岁就没什么战斗力了。”

“国家虽然不需要花钱来养这些大龄兵丁,但把他们留在兵役里,纯属浪费,还不如让他们自动退役。”

“退役?”李世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顿时沉思了许久。

“是的。”韦安平解释道:“就是到了四十岁以后,就不用服兵役了。”

“那赋税怎么办?”

在如今,服兵役是可以全家免除赋税的,绝大多数百姓服兵役也是冲着这点来的。

“自然是重新恢复。”韦安平答道。

“那这些退役的兵丁怎么办?”李世民又问。

“让他们加入到邮运司,负责保卫安全。”

“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

听到这里,李世民哪还有什么不懂的呢?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兵丁超龄退役,退役后进入邮运司负责押送货物。

如此一来,国家既可以多退役的兵丁重新征税,又能多出一批押送货物的兵丁,还能剔除军队中没有战斗力的超龄兵丁。

简直是既要,又要,还要的典范!

当然……这么做的最大弊端,就是军队的数量会急剧减少。

但还是那句话,兵贵精不贵多,减少的都是没有战斗力的大龄士兵,对军队的实际战斗力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此事,或许可行。”李世民想了很久,才开口道:“但关中之地暂时不行,只能在就江南一带先试试。”

大唐如今的边境并不安全,四周都是强敌环伺,根本不可能减少军队数量。

只有江南这块腹地,既没有边境的压力,工商业又十分发达,需要大量人手。

“那就行啦。”

韦安平倒是不在乎在哪施行,只要开了个口子,以后迟早会推行全国。

就像他说的那样,大唐的府兵制是有问题的。

在大唐开国之初,或许看不出什么毛病,等到承平日久,经济发达起来,府兵制的弊端就会慢慢暴露。

到时候不改都不行!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