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燕六爷何许人也
两人推杯换盏之际,总兵府家丁赶来通传。
”将军,王玄求见。“
”他来作甚?“伍子文心生疑虑。
”快叫他进来。“老铁匠喜上眉梢,他打心眼里认可王玄这个年轻人。
王玄步入客厅,一身半儒半戎的装束确实卓尔不凡,连伍子文见了也忍不住赞上几句。
”王兄弟果然是器宇轩昂,不同凡响。“
”将军谬赞。”
王玄先拜见老铁匠,随即谦逊道:“我不过多读了几本书,略懂拳脚而已,和将军相比,捉襟见肘。“
”请入座。“伍子文相邀道。
老铁匠眼尖,两位青年才俊相遇,必然是相互嫉妒,好歹要分出个高低来,他察觉到伍子文对王玄的排斥,王玄对伍子文也不太友好。
但这两人都是自己看中的当世为数不多的大才,便有意做个和事老,从中调停他们的关系。
王玄端起酒杯,敬老铁匠道:“这杯我敬前辈,此前种种误会,还请前辈见谅。”
“不碍事。”老铁匠一饮而尽,笑道:“若非你从中插了一手,老朽怎能和子文贤侄相聚。”
“贤侄?”王玄愕然。
老铁匠看出了王玄的疑惑,便将伍子文和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
王玄听完后,更是惊呆了。
坐在面前的两位居然是隋唐英雄好汉的后人、家将,这让崇拜他们的王玄内心顿时掀起波澜。
王玄这时突然明白了,如果说此前稀里糊涂是因为信息差,而现在几件事凑在一起捋顺,那一切也都说得通了。
老铁匠之所以藏身宛城,是因为怀疑当年罗成兵败和刘黑逹有关,而刘黑逹手下的无敌骑兵又和燕云十八骑有关。
简单地说,燕云十八骑背叛了罗家。
据老铁匠多年查访,北平王战死后,燕云十八骑被就地解散,随后他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漠北。其中,有的人已经老死,有的不知去向,但有一人投靠了当时的北方反王刘黑逹。
那个人就是燕山,燕六爷。
刘黑逹将他招至麾下,令他操练骑兵以备攻打大唐,后来,刘黑逹兵败身死,他便率领这支骑兵队伍投靠当时正崛起的突厥部落。这支骑兵比燕云十八骑更为骁勇,不到两年时间,吞并察合台,灭了呼哈特,而后快速蚕食周边部族。
”怪不得!“
王玄突然想起来,初次见那伙骑兵的时候就感觉有燕云十八骑的影子,原来是有出处的。
王玄顿时来了兴趣,忍不住再问:”这个燕山您了解吗?“
”嗯...还算了解。”
老铁匠想了想,继续说道:“燕山这个人很能打,虽然排行第六,却是十八骑的头领,此人不苟言笑,冷面寒心,十八骑除了服从王爷,就只听命于他。”
照此看来,野史也并非全然不可信。
王玄清楚记得,燕云十八骑被北方某个部族拉拢后,为其攻城掠地,扩张版图,没几年时间就成了大唐的心腹大患。
好像后面还在某个不知名的小城绑架了李世民,致使亲征大军被围困木阳城,这才有了罗通扫北。
按照老铁匠刚才说的,完全可以对号入座啊!
当然,王玄现如今不能将这一切抖露出来,毕竟,历史不能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他要做的就是以当下身份顺应事态的发展,从而走到这个身份的生命尽头,才能完好无损回到未来。
伍子文听后一身冷汗,燕山的恐怖战力是他所料未及的,照此形势下去,大唐和突厥必然会有一战,倒是恐怕必不可免会和燕山在战场上交锋。
他问老铁匠:“师傅,一旦燕山率领他麾下骑兵攻取宛城,您是否有守城妙计?”
老铁匠还能不清楚伍子文的担忧,便将自己这十来年追踪燕山所获取的情报悉数告知。
在突厥,燕山只听命突厥王和大元帅呼尔哈,他的骑兵分三大营,以燕云十八骑为原型的飞骑营,擅长攻城掠地的铁骑营,还有袭扰周围城关部落的轻骑营。
飞骑营兵力不详,由燕山亲自领兵,不出则已,出则鬼哭狼嚎,草木皆不可活。
铁骑营大概有六千人,骑兵和战马都是重器厚甲,非久战不下的城池和对手,他们一般不出兵。
至于轻骑营嘛...
老铁匠停顿了一下,饶有意味的看向王玄。
”我已经领教过了。“王玄颇感自豪道:”他们大概每月出动一次,每次三十骑,主要是抢周围百姓,战斗力一般,但对百姓来说,他们很凶悍,也许正因如此,突厥骑兵被视作不可战胜。“
说完,王玄还不忘和老铁匠碰上一杯,道:”这还多亏了前辈打造的精湛弓弩。“
老铁匠欣然笑笑,他看好王玄不是没有原因,从第一次见面,王玄说要打造弓弩和箭矢的时候,老铁匠就看出了王玄非一般平头百姓,而且对各种兵器的使用如数家珍,丝毫不逊色身经百战的将军。
王玄见时机到了,对伍子文言道:”伍将军,我们兄妹可否投军,归你麾下?“
老铁匠神情渐喜,他也有此意思,只是不好开口。
可伍子文似乎并不接受。
”王兄弟,以你的才干应该参加朝廷的武举取士,区区宛城,怕不足以伸展抱负。“
也难怪,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王玄很强大,这要是多建立一些军功,恐怕伍子文的总兵宝座就坐不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