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山顶卖粥
“为啥吃不到了?”
张扬见张董这副高兴的样子,摇了摇头,心中对张董口中的林默来了一丝兴趣,开口问道。
“他这周去秦黄山山顶卖粥去了。”
张扬:???
一瞬间,张扬怀疑自己大清早起来猛了,有点幻听。谁家好人去山顶卖粥啊!
“按照你所说的,这个林默厨艺不差,做包子好吃,做粥应该也好吃,反正你每天早上也要爬山,你可以继续跟他一起。”
张扬对张董的作息习惯还是挺了解的。自从退休后,就喜欢爬山钓鱼、喝茶、下棋等老年活动。
现在能有个人陪他一起,是好事。至于会不会被骗,张扬压根没担心。张董驰骋商场这么多年,说一句老狐狸都不为过,哪个年轻人能玩得过他。张扬敢说自己的段位对上张董都没赢的希望。
“有道理。”
张董刚对林默说的不能一起爬山有点不开心,听到儿子出的主意,又开心了起来。年纪大了,就怕孤单。这几天跟林默一起爬山,现在让他一个人爬山还真有点不得劲。看来张董确实喜欢这个叫林默的年轻人啊。
“我吃好了,爸,我去上班了。”
“去吧去吧,这周的相亲别忘了。”
张董忙着给林默发消息,头都不抬,随意地挥了挥手,就打发了儿子。
张扬:……
这父子情过于淡薄了!
没想到今天火鸡面摊老板竟然没来摆摊!众多食客扑了个空。
“这都九点多了,火鸡面摊怕是不来了吧?”
“我估摸着今天没火鸡面吃了,还跳不?”
“不跳了,回家洗洗差不多睡觉了。”
“哎,上个星期天天都在,今天咋不来了。”
张海燕没吃到火鸡面,惋惜地叹了口气,一旁的两个女儿也跟着叹气。
“明天再来看看吧。”
大妈们说完,又看了眼林默平时摆摊的位置,依旧空空如也,便收拾背包准备回去。其他食客四处打听,也没人认识火鸡面摊老板。
“不应该啊,老板明明每天八点准时过来的啊。”
“什么情况?有没有跟老板认识的,打个电话问问?”
“都是来买火鸡面的,谁跟老板认识啊!”
“卧槽,不是吧,我从六点等到九点,老板要是不来,我真的哭死!”
林默回到家,决定明天换个小点的容器,准备少做点。不然卖不完,摆摊时间又长,他实在不想这样。任务又没规定必须做多少份。没睡好觉的林默到家后洗了个澡,往床上一躺,打算先睡一觉再说。一觉醒来,已是深夜。
新的一周,林默完全把晚上八点在花果山门口等吃火鸡面的食客们抛诸脑后。而等到八点,林默还没出现,食客们又经历了上周找不到摊位的状况。
“不是,火鸡面摊老板还没来吗?”
“这都九点了,不会不来了吧?”
今天的火鸡面改良款虽然同样诱人,但价格上,让不少人犹豫,怕不好吃浪费钱,所以尝试的人不多,只有出来旅游、不在乎这点钱的人才愿意试试。
人群中,张海燕和一群广场舞大妈在广场等候。她们这个舞团如今都是林默火鸡面摊的粉丝,每天不跳广场舞,准时在花果山门口的广场等林默来摆摊。几十号人或站或坐,翘首以盼,一看就是在等火鸡面摊。
大家等不到人,继续留在这也无济于事,陆续有人离开,广场很快空了,显得格外凄凉。因为火鸡面摊没来,饿了几小时的人不少去了旁边的炸串摊和烧烤摊买吃的,让这两家生意格外好。
真是意外的惊喜!
火鸡面摊没来出摊,旁边摊位的生意倒是红火起来。摊主们心里明镜似的,这些客人都是眼巴巴等着吃面却扑空,饿急了才光顾自家摊位。他们清楚,等火鸡面摊恢复营业,生意铁定又会回到从前冷清的模样。但能趁着这会儿多揽些客人、多赚点钱,也算是意外之喜。
虽说没吃到心心念念的火鸡面有些失落,不过荷包鼓起来多少能安慰些。再瞧瞧那些白等几小时、最后啥也没捞着的食客,摊主们心里反而平衡了——果然,幸福是对比出来的,有人比自己惨,心情瞬间就舒畅了。不少人临走时还抱着希望,想着林默今天只是临时有事,明天说不定照常出摊,压根不敢琢磨摊位从此消失的糟糕情况。
......
另一边,林默一觉醒来,胃里空荡荡直打鼓。从早到晚只喝了点粥,恍惚间感觉自己一整天没进食。住在别墅倒有个麻烦事,外卖配送不便。这片区域太过清静偏僻,多数外卖店都不在配送范围内。他翻了翻手机,没找到想吃的,只好起身亲自下厨,煮了碗清汤面。没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就出锅了。嗦着面条下肚,整个人才总算缓过劲儿来。
吃饱后林默意识到,自己的作息彻底颠倒了。下午睡觉,半夜醒来,稍作休息,凌晨一两点就得出发采购食材。他琢磨着第二天的出摊计划:昨天卖咸粥,今天换成甜粥试试?番薯粥就不错,甜软绵密,自带天然甜味,是他偏爱的家常味道。这种粥太过寻常,市面上反而少见,要是价格实惠些,说不定能受欢迎。
想煮出好味道,番薯的挑选至关重要。根据菜谱,得选甜度高、质地紧实的品种,入口要像糖炒栗子般香甜。最顶级的“后陇红”番薯,薯肉红亮如朱砂,香气清幽似菱荷,还带着蜂蜜般的清甜,堪称薯中极品。不过能不能买到,还得到市场碰碰运气。
......
凌晨两点,市场里已热闹起来。林默穿梭在各个摊位间,目光敏锐地搜寻番薯。作为满级厨师,他不仅手握系统提供的顶级菜谱,更有着与生俱来的食材鉴别天赋,总能一眼锁定最优质的食材。
“大娘,您这番薯怎么卖?”林默在一辆满载番薯的货车前停下。车上的番薯品相都不错,一旁搬运货物的中年夫妻热情地招呼起来。
“帅哥,要多少?我这番薯都是自家种的好品种,价格虽高点,但保证甜,不管烤着吃还是煮着吃,都甜得流蜜。”
林默听着,点了点头,要了一蛇皮袋。番薯这东西耐放,能慢慢吃,还能用来做红薯粉,遇到优质食材,他一时没忍住就买多了。
在批发市场,一蛇皮袋的生意算是小单散客了。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大婶满脸笑意地招呼:“就只要一袋子呀?多买点能给你优惠呢。”批发市场能讨价还价,通常买得越多,商家给的价格越划算,毕竟这里出货量一般都很大。
“不了,我自己吃,买多了怕吃不完。”
大婶一听林默是自己食用,便不再极力推销。一个人买这么多番薯已经算不少了。
“那行,慢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