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呃……”
黑暗里,阮锦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作答,他支支吾吾半天后才道:“我的意思是说……王是英勇神武,一统中原是迟早的事!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渊王狐疑的看向他,心中似有怀疑,却也没多问什么。
阮锦赶紧岔开话题:“王上深夜来这里,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
渊王沉声答:“没什么,只是过来看看元伯爷。”
阮锦却有些生气了:“胡闹!这里是疫区,王上就这么跑过来,万一传染上了天花,那岂不是小命不保?”
渊夜昙知道此事自己理亏,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便沉着一张脸道:“你是如何跟孤说话的?小心孤治你个大不敬之罪。”
阮锦膝盖一软跪了下来,说道:“王上饶命,下臣不敢了。”
渊主作昙:……
他上前一把将阮锦拉了起来:“以后在孤面前,元伯爷可以不必跪。”
阮锦心想那再好不过了,确实下起跪来有些不习惯。
他上将把灯烛挑了挑,招呼道:“王上,我看看你刚刚接种的位置怎么样了。”
渊夜昙撸起自己的袖子,问道:“所以你刚刚给孤扎的那一针,便是在接种什么疫苗?”
阮锦嗯了一声:“这叫牛痘疫苗,可能会有点反应,但是王上不要怕,最多也就发点烧。”
渊夜昙哦了一声,脑子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时,帐篷的门帘突然被掀开了,九大夫的声音传来:“你刚刚吩咐的事我已经让人办妥了,谣言已经传出去了,明日起整个京城都会知道,你这边因为防疫不利而死了几千……人……”
一大串儿的话没说完,九大夫便看到了阮锦的帐篷里多了一个人高马大的人。
渊夜昙心虚的看向了九大夫,刚要解释些什么,便见九大夫仿佛老鼠见了猫一般转身就往外走,边走边道:“我什么也没看见!”
阮锦:……
待九大夫走后,阮锦清了清嗓子,说道:“那个……我可以解释的……”
他之所以去传自己的谣言,就是想让自己这边显得乱一些,他挖掉了长兴侯安插在这里的钉子,得不到任合消息的长兴侯极有可能会再派人进来捣乱。
与其等他派人进来捣乱,还不如先按下这个钉子不表,让他传一些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出去,再让人在外面肆意传播。
反正等到他把疫情控制住,什么样的谣言都会不攻自破。
渊夜昙却按住了他的手,说道:“不必解释,我知道长兴侯的为人,自然也知道你的目的。本来就是想让你帮我对付长兴侯的,你做什么,都是孤赋予你的权力。”
阮锦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不高兴,虽然不是因为信任,但对有被他利用的价值也算是一种优点吧!
渊夜昙却有些急了,他解释道:“孤……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你可以放手去做,一切有我……”
……兜底。
但是这么说,是不是也没什么立场?
阮锦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王上,不如我带您去个地方?”
渊夜昙不知道阮锦要带他去哪儿,但并不重要,他还挺喜欢和阮锦单独待在一起的感觉的。
阮锦转身提起一盏素纱灯笼,昏黄的光晕在他指尖跳跃。
夜风带着些许凉意,吹得他鬓边碎发轻扬,渊夜昙解下自己的墨色披风,不由分说地裹在了阮锦肩上。
“王上?”
“无事,带路。”
两人避开巡逻的士兵,沿着后山小径拾级而上,阮锦的指尖偶尔蹭过渊夜昙的手背,像羽毛般轻软。
半山腰处有棵百年老松,虬枝横展如伞盖,树下竟摆着个简陋的藤编秋千,显然是有人常来此处。
“这是?”
阮锦答道:“第一天来的时候也非常紧张,一晚上也没怎么睡,便爬到了这山上来想放松一下,偶然间发现了这个地方。”
阮锦笑着坐上去,秋千发出吱呀轻响:“防疫这些天,每晚都要来这儿喘口气,偷得片刻的轻闲。”
渊夜昙望着远处连绵的灯火,隔离区的篝火像一条金线,将东城县分割成明暗两半,更远处是王都的轮廓,皇城角楼上的风灯仿佛星辰般闪烁。
“孤小时候,”帝王突然开口,“也经常爬上天文台的屋顶看星星。”
阮锦惊讶地转头,灯笼的光映得渊夜昙侧脸格外柔和。
“那时候先王总说,帝王不该有这些无谓的嗜好。”他自嘲地笑了笑,“后来我把天文台拆了,改建成了演武场。”
夜风送来山下的梆子声,阮锦鬼使神差地抓住了渊夜昙的衣袖:“王上请看!”
北斗七星正悬在松枝间,勺柄指向东方。
渊夜昙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突然发现阮锦耳垂上有颗小小的红痣,在月光下像粒朱砂,若隐若现,煞是好看。
阮锦的声音轻得仿佛叹息:“在我们老家有个传说,说是你死去的每个亲人,都会变成天上的星星,每时每刻都在注视着你……”
他的话音戛然而止,渊夜昙的指尖正擦过那颗红痣,带着习武之人特有的薄茧。
松针沙沙作响,惊起几只夜栖的山雀。
阮锦激灵了一下,渊夜昙却忽然没头没尾的问了一句:“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