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阴霾尽散 - 薄荷陷阱 - 苔丝汀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薄荷陷阱 >

第十九章阴霾尽散

第十九章阴霾尽散

周五上午。公司最大的多媒体会议室里,气氛庄重肃穆。投资方代表和公司高层悉数在座,目光聚焦在巨大的演示屏上。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徐言站在演示台前,深吸一口气。他眼底还残留着淡淡的乌青,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如同淬炼过的星辰。他点开了最终渲染完成的“星泪海湾”场景预览。

瞬间,整个会议室仿佛被吸入了另一个维度。幽蓝深邃的海水在屏幕上铺展开来,海面上方,无数细碎的、散发着柔和星辉的粒子如同活物般轻盈飘荡、旋转。它们并非静止的光点,而是如同被无形的微风拂动,缓缓流淌、汇聚、又散开,像亿万颗微缩的星辰在深海中呼吸,又似情人的絮语在夜空中低回。光点坠入海面,激起圈圈涟漪,涟漪中折射出梦幻迷离的七色光晕,将整个海湾渲染得如同沉入了一片流动的、会呼吸的星尘梦境。

这正是徐言倾注了全部心血与创意的“星泪海湾”粒子环境特效——将奇幻海洋的深邃、神秘与情感共鸣,以最直观、最震撼的视觉方式呈现出来。没有爆炸性的炫技,却拥有直击灵魂的静谧与宏大之美。

演示结束,画面定格在那片如梦似幻的星泪海湾。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近乎屏息的寂静。随后,项目总监率先带头,热烈而真诚的掌声如同潮水般响起!投资方代表们眼中也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惊艳和赞许。

“太精彩了,徐工!”项目总监难掩激动,“这个‘星泪海湾’的环境氛围营造,完全抓住了奇幻海洋的精髓,粒子动态的细腻程度和整体情感传达,堪称顶级!这绝对是《幻海奇谭》最核心的视觉标杆之一!”

“粒子效果与场景主题的契合度极高,艺术表现力满分!”另一位高层由衷赞叹。

“效果远超预期!辛苦了,徐工!”投资方代表也给予了高度肯定。

徐言站在台上,感受着台下汇聚而来的、充满肯定与敬佩的目光,听着那些对他专业能力的由衷赞誉。连日来被谣言践踏的尊严和自我价值,在这一刻被重新擦亮、高高托起。他微微鞠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却无比清晰:“谢谢大家认可,这是我们ui小组共同努力的结果。”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台下角落,与余一深邃沉静的目光在空中交汇一瞬。余一几不可察地对他微微颔首,镜片后的眸光里,是清晰的赞许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暖意。这一眼,像一道温暖的光束,直直照进徐言心底,驱散了最后一丝阴霾。

风暴的平息,在徐言专注于汇报和后续工作的同时,悄然进行着。

余一如同一个精准高效的守护者,在网络的暗面展开了行动。他利用技术手段,迅速锁定了最初几个恶意造谣、传播p图以及试图人肉的关键源头id和传播节点。他没有惊动徐言,而是直接委托了顶尖的、专精网络暴力和名誉侵权的律师事务所。

律师团队行动迅捷而专业:他们迅速固化所有恶意内容(p图、侮辱言论、人肉信息、传播路径)并进行法律公证;直接向国内外相关平台发出措辞强硬、附有完整证据的律师函,要求立即删除侵权内容并封禁账号,否则将追究平台连带责任;对几个能锁定真实信息的核心造谣者,则发出了极具威慑力的个人警告函,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删除所有内容、发布实名道歉声明,并明确告知否则将立即启动法律诉讼程序追究其诽谤、传播□□物品、侵害名誉权等责任及巨额索赔。余一“zero”在圈内的声望也为这些交涉增添了无形的分量。

这套多层级、自动化部署的防御策略如同构建起一道坚固的代码防火墙和法律协议栈,效果立竿见影。那些恶意的帖子和图片如同被阳光照射的阴影,迅速从各大平台消失匿迹。源头造谣者收到措辞冰冷、盖着鲜红律师事务所印章的警告函后,后续的传播也戛然而止。那个阴暗角落里掀起的腥风血雨,在余一构筑的严密法律防线和技术压制下,被迅速而彻底地扑灭。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徐言刚走出公司大楼,就被人从后面一把搂住了脖子。

“言言!”林屿阳光灿烂的笑脸凑了过来,手里拎着两杯徐言最爱的芋泥波波奶茶,“走走走!庆祝你‘星泪海湾’一战封神!”他用力拍了拍徐言的背,笑容里带着满满的欣慰和一丝后怕,“还有…恭喜你终于把那堆网络垃圾甩干净了!妈的,那些躲在键盘后面的渣滓,想想就让人火大!”他的语气愤愤不平,但眼神里全是挺兄弟的坚定。

两人坐在江边的长椅上,夕阳的余晖给江面镀上一层暖金色。林屿把奶茶塞给徐言,自己猛吸了一大口,然后开始眉飞色舞地讲他最近cos道具遇到的奇葩甲方和神操作,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精准的吐槽逗徐言开心。他没有刻意去触碰徐言的伤口,只是用他特有的、充满生机和幽默感的方式,像一阵温暖而充满力量的风,吹散了徐言心头最后残留的那点阴郁和不安。看着好友为了让他开心而竭尽全力的样子,徐言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久违的、轻松自在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他感到一种真切的温暖:无论世界如何,总有人会这样坚定地站在他这边。

风波平息,生活似乎回到了既定的轨道。但有些东西,已在无声中发生了深刻的蜕变。

徐言发现自己看向余一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同事或单纯的技术崇拜。那个在绝望凌晨伸出援手、以不可思议的技术力挽回他心血的身影;那个在封闭车厢里,用沉稳有力的分析和不容置疑的承诺为他筑起坚实壁垒的身影;那个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如同精密仪器般高效运作、无声无息为他荡平污秽、扫清威胁的身影……这些画面,如同一束束强烈的光,穿透了他曾经小心构筑的层层心防,直抵内心最深处。

他会在茶水间“偶遇”余一时,心跳莫名地漏跳一拍,捧着杯子的指尖微微发烫;会在走廊擦肩而过时,不再是本能地躲避,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勇气,轻声问候一句“余工”;会在项目会议上听到余一发言时,不由自主地更专注几分,甚至能敏锐地捕捉到他镜片后一闪而过的、或许是赞许的目光,心底便漾开隐秘的欢喜。

余一依旧是那个冷静、专业、甚至在外人看来有些疏离的余工。但徐言却在他精准高效的工作方式、偶尔流露的对设计美感的敏锐洞察、递过来的一杯温度刚好的水、或是一句平淡的“早点回去休息”的提醒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深层次的温柔与可靠。

那颗曾经只为游戏角色和设计创意雀跃的心脏,如今在想到余一时,会泛起一种陌生的、带着微醺暖意和隐秘悸动的波澜。那不再是线上“海盐言言”对“zero”的遥远崇拜,而是在现实的风雨里,徐言对余一这个人本身,产生的、日益清晰的真切依赖与悄然滋生的、无法再忽视的深切情愫。风暴的阴霾已然散尽,而在这片被无声守护过的澄澈星空下,一颗心弦正为另一颗心弦,共振出温柔而坚定、再也无法割舍的频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