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产业聚集区
第154章产业聚集区“陈总工,这一点你放心,我们向阳机械厂的第一款车型,和你们的‘夏兰豹’完全不一样。”
会议室里,陈建军问完之后,赵国良很快给出了回应。
郑光明、陈建军闻言,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情讶然。
赵国良继续解释道:“这个没什么好隐瞒的,我们厂里立项的第一款车型是小排量车型。另外,短时间内,我们也不会涉足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我这样讲,郑总、陈经理你们放心了吧?”
这些说辞,赵国良其实早就准备好了。
自从夏厂长找自己谈话之后,他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天。
郑光明没想到赵国良会给出这样的承诺,下意识地看向了夏长春、毛若旺。
显然,这位郑总是担心赵国良“人微言轻”,说话不作数。
看到他目光瞥过来,夏长春很快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郑总你放心,国良是我们厂的储备厂级干部,他给的承诺就等于是我说的。”
咝~
郑光明闻言,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储备厂级干部,这个称谓的分量很重。
这意味着,赵国良只要按部就班继续干,用不了几年能成为向阳机械厂的副厂长,甚至厂长。
看赵国良眼下的年龄,也就二十出头。
两三年之后,他成了副厂长的话,肯定要创下宁州市企业纪录了。
更让郑光明惊讶的是,毛若旺、蒋光北局长,甚至顾副市长,对夏长春的这个说法都没有什么意外。
也就是说,这几位事先都知道了这么回事儿,并且全都支持。
再看赵国良的时候,郑光明的眼中的慎重有多了几分。
这位小赵科长很有能力,他之前已经亲眼见过。
可他这个成长的速度,让郑光明始料未及。
郑光明暗暗琢磨的时候,陈建军就按捺不住发问了。
“赵科长,你是说贵厂进军摩托车行业,是准备从小排量车型入手咯?比如说,重骑集团的木兰这一类?”
赵国良就猜到这位陈经理会这么问,他轻松地笑了笑:“木兰车型确实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但是它的不足也同样明显。我们厂里的第一款车型,无论从外观上还是特点上,和木兰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赵国良没有把话说的很明白,这很正常。
毕竟一个产品的优缺点,不是三言两句能说清楚的。
木兰系列摩托车能火爆市场两三年,肯定有它的道理,想要完成超越难度不小。
虽说赵国良自己心里有一定把握,但没必要在“友商”面前显摆不是?
万一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反而容易给人家提供关键性思路。
毕竟,“友商”是煞笔,只是雷总的调侃而已,并不是客观事实。
听说向阳机械厂暂时不搞大排量摩托车,郑光明、陈建军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尤其是陈建军,他对赵国良的能力十分清楚,心中十分不愿意看到这么个竞争对手。
见夏兰集团的两位代表神色缓和不少,顾立军就乐呵呵地开声了。
“郑总,向阳机械厂可以说诚意满满啊,这么重要的市场布局都和你们说了。”
顾副市长这话略有夸张,但也还在理。
郑光明挤出一个笑容,就坡下驴道:“顾市长说的没错,这一点我们很承情。不过,我还有个疑问~”
看向赵国良,郑光明好奇道,“小赵科长,你就这么有信心,你们厂能在摩托车市场上站稳脚跟?还有就是,你们不怕自己的产品被别人仿了?”
郑光明意味深长地说道:“要知道,咱们宁州市可是很小的。你们向阳机械厂能搞摩托车的话,我想很多机械制造的企业都会跟风的……”
听了这话,顾立军、蒋光北都有些尴尬。
确实,宁州市区面积实在太小了。
市里的机械厂数量又多,这彼此之间可能就隔了一条街。
按照国人跟风的传统,一家企业搞什么赚了钱,只要难度不大,很快就会涌现出大量模仿者。
就比如说你向阳机械厂第一款摩托车问世,销量还不错吧。
接下来周边的厂子,肯定闻风而动、一拥而上。
这个书最近更新在##六@@九@@书@@吧!!更新!
到时候,向阳机械厂将面临重重竞争。
至于夏兰集团,倒是没有这样的担心。
一来,他们在宁州市属于龙头企业,轻易没人敢触他们的霉头。
再者,夏兰集团财大气粗,别的小厂子很难和他们展开对等竞争。
举个例子,夏兰集团一个小批量,都要上百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