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贰(30)一更
这桩舞弊案,线索清晰明确,所谓证据也是捏造的,处理起来不要太简单。
冯渊本就厌恶周义成这种人,他这般猖狂,正好给了冯渊理由收拾他。
比起苏州知府,深受皇帝信重的冯渊自然不可能顾忌甄家而不敢收拾周义成。
别说区区一个甄家,哪怕是皇子当面,冯渊也敢收拾周义成。
也就是周义成一直生活在苏州,根本不清楚冯渊的地位,否则他根本不敢这样猖狂。
挨了一顿板子,周义成倒是知道怕了,但看着冯渊的眼神还是带着仇恨。
显然这顿打让他恨上了冯渊。
冯渊根本不在意,将知府一早准备好的人证物证摆出来,随即将周义成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种诬陷案,若是按照朝廷律例,也就是判个流放三千里,但冯渊将皇上搬了出来,从重判处周义成,罪加一等,判其斩立决。
周义成闻言傻了眼,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堵上他的嘴,拖下去行刑!”冯渊不想污了自己的耳朵,发话道。
衙门的差役深受周义成的荼毒,如今这位判了斩立决,他们可是高兴的很,乐呵呵的就将人的嘴堵了绑上,拖出去行刑。
至于柳文朝,那当然是当堂释放。
“哥――”
退了堂,衙门外围观的百姓中冲出来一个半大少年,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相貌出众。
柳文朝看着朝他跑来的弟弟,眼眶微热。
要问他被下狱后,最担心的是谁,那无疑是他这个胞弟柳文羲。
自从父母亡故,他们兄弟二人七年来一直相依为命,可以说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小羲。”
柳文朝在弟弟的搀扶下站起身,十来天的牢狱之灾,让柳文朝瘦了一圈,身形消瘦,看着就挺弱不禁风。
柳文羲眼眶通红,“哥,你受苦了。”
“我没事,”柳文朝说着,看向从高堂上走下来的冯渊,拱手深深一礼,“多谢冯大人为草民伸冤,草民实在无以为报。”
冯渊扶起柳文朝,笑道,“身为朝廷命官,为百姓伸冤乃是本官职责所在,你不必谢我。”
闻言,柳文朝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虽然冯渊说为民伸冤是他的职责,可柳文朝却不能当做理所应当。
都是大人了,还那么天真,这顿牢狱之苦也就白受了。
柳文朝即便被秦大儒看中,并被许诺考中秀才就收做关门弟子,可那暂时还是没影的事。
他目前才刚考过了县试,虽考中了头名,却险些身陷牢狱,好在冯渊还了他的清白,否则他能不能被秦大儒收归门下且不提,他怕是要先死在牢狱里。
因此,冯渊可以说对他有再造之恩,这份恩情绝不能抛之脑后。
“走吧,我送你出去。”冯渊挺欣赏柳文朝这样品行正直又有文采的人。
柳文朝闻言一愣,“在下只是一介草民,怎么好让大人相送?”
“你挨了板子,若不好好调养,只怕会损耗身体元气,别客气了,走吧。”冯渊一马当先出了衙门,他早就命随从备好了马车,出了门便上了马车。
柳文朝来不及拒绝,只得硬着头皮带着弟弟登上马车。
三人坐在马车上,冯渊时不时的询问两句,随即发现柳文朝这个弟弟也挺聪明,便随口考校了两句,提的问题不算精深,也都被答了上来。
再深入问两句,柳文羲便答不上来了。
不过柳文羲也不觉得懊恼,反倒很平静的道,“草民学识不够,答不上来。”
“你这般年纪,能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冯渊笑道。
他看着柳文羲俊秀的脸,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你如今在哪里读书?”冯渊问道。
柳文羲闻言一怔,“我?”他顿了顿,“我没有去书院念书,一直都是哥哥教我。”
冯渊一听,倒是有些惊讶。
柳文朝也不过弱冠之龄,居然能在挣钱养家的情况下,还能教弟弟念书。
一旁的柳文朝觉得有些不对劲,看了看冯渊,又看了看他弟弟,若有所思。
莫非冯大人想收他弟弟为徒?
想到这里,柳文朝也不禁有些激动。
冯渊是谁?那可是近几百年来,唯一一个六元及第的状元。
若弟弟能拜入冯渊门下,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柳文朝之前被秦大儒许诺考中秀才之后可以拜其为师,都没有这样激动过。
不过这只是他的猜测,他自然不可能去问冯渊是不是要收他弟弟为弟子。
因此,他只能暂时将心思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