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九十……
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首发(九十……
寿春城戒严的第六日,一封从会稽郡发来的请柬交到了伏嫽手里。
请柬是钟离羡发来的,钟离羡要嫁女,请魏琨携妻去参宴。
伏嫽给伏叔牙看了请柬。
伏叔牙仔细端详请柬,发现钟离羡的女婿姓荀,出身于颍川郡地方豪强荀家,伏嫽犹记得如今的颍川郡太守已不是杨寿,而是薄家新嗣子薄文仪,梁献卓明显是有意将他安置在颍川郡,打的主意自然是让颍川郡作为京兆向东南的屏障。
伏叔牙让伏嫽压下请柬。
又过五日,钟离羡发了封信简来寿春,在信中劝魏琨迷途知返,让他尽快入京朝觐新帝,新帝宽厚仁德,给了他改过自新的机会,莫要再做反贼,分裂地方。
伏嫽看了这封信简,发笑,钟离羡身为扬州牧,九江郡是他下辖地方郡,即使各郡自治,也会有刺史巡视各郡,魏琨派兵越境占领了下蔡城,想必早就传到钟离羡耳朵里,钟离羡知道魏琨造反,这么长时间也没见有动静,现在又是嫁女又是递信来劝诫。
钟离羡这个扬州牧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刺史是朝廷派到他身边的,虽位卑但权重,刺史有权向朝廷上报地方州牧职官的过错,也能替皇帝向州牧传达命令。
这不是钟离羡的做派,更像是朝廷给钟离羡施压。
梁献卓为了抓住她杀掉魏琨,无所不用其极,即使他没法立刻派兵来南地攻打魏琨,也会一再使暗招,无法诱他们去会稽郡,便怂恿魏琨入京,两辈子的深仇,梁献卓又怎么可能宽恕魏琨。
信简没有给伏叔牙看,她怕伏叔牙会信,索性将这信简烧毁,便继续戒严全城,不再接受外界传信。
会稽郡这里,钟离羡遵照刺史传达的新帝意思去信去请柬,都没能让魏琨夫妇有一点回应,刺史便再回长安向梁献卓禀报,梁献卓也没觉得意外。
魏琨是蓄谋已久的反贼,而伏嫽轻贱自身,铁了心要跟魏琨,她以为魏琨就会好生待她么?一个没有家国大义的逆贼,又谈何情谊,等到魏琨身边女人环绕,她就知道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梁献卓也无暇再分神给他们,因为东边前将军递军情回长安,大将军率五万大军向东进发,一举打下了淮阳国,再往东打东平国,东平国不止吞了东郡,临近的历城、泰山郡、陈留郡三地都被其吞下,东平国势力集聚膨胀,已自称为东楚,东平王自封天子,砌天子住的宫室,设朝堂置朝官,俨然是另一个朝廷,且号称手握十五万强兵,丝毫不惧朝廷派来的兵马。
梁献卓抽调了两万铁骑精兵,前去支援,并且给大将军下了军令状,只许胜不许败。
东境打的如火如荼,南地魏琨带的五千人渡淮水,也逼近了霍丘,被驻守在边地的士兵报给梁峰,梁峰即知魏琨是来打自己。
梁峰头一个想的便是要赶紧传信给江夏郡,让刘宽派兵来助自己,可是六安国与江夏郡连接的就是淮水,往南是庐江郡,庐江郡地界广,梁峰自立最初就想打庐江,但是庐江郡水泊众多,梁峰不好打,才转而打江夏郡,现下也是一样的,他想送信,走淮水是最近的,南边不是他的地盘,也不好走,魏琨都要打进来了,当然是越快越好。
梁峰赶紧派信使送信出去。
信使悄悄出城,避开了可能遇到魏琨的东边,往西出境,刚坐船进淮水,就被魏琨的人给捉到了。
魏琨看了那封向刘宽求救的信简,没有杀信使,让他回去给梁峰带话,要不然梁峰自觉点,自己献出六安国,要不然等着他打穿六安国,取梁峰项上狗头。
信使战战兢兢把话带回去,梁峰勃然大怒,岂能忍受魏琨如此狂妄,他立即召集所有霍丘百姓,连大狱中的囚徒也释放出来,给他们发放粮食兵器,再向他们大肆宣扬魏琨是何等的凶恶无耻,他们应当上下一心,共克魏琨大军。
所有人皆义愤填膺。
梁峰又令人绘制魏琨的图像,将其悬于城楼上,所有人都要向画像吐口水,以示对魏琨的愤恨。
待梁峰觉得众人的愤怒已至顶,便打开霍丘城门,让这些百姓和囚徒先打头阵。
这些人才出了城门就一哄而散,囚徒带着刚得的粮食和兵器逃进了附近的山里,那些百姓背着粮食,拖儿带女的,直奔魏琨大军,瞅准魏琨的脸便跪地求收留。
魏琨还纳闷这些人怎么认识自己的,当中就有百姓说是梁峰画了他的画像,让人对着画像吐口水泄愤。
魏琨没为难那些百姓,生活在六安国的百姓十分悲苦,梁峰自立以来就一直在打仗,这些百姓身上不仅背负着极其沉重的税负,还要经受战火,到最后,梁峰还要把他们推出来当肉墙。
想活命的都知道跑。
魏琨把这笔账算到梁峰头上,派五百人护送这些百姓暂回寿春,随即着手攻霍丘城。
--
伏夏最热的时候,伏嫽没甚胃口,晡食也只吃了一点,洗漱后便睡到凉席上,屋里有冰,暑气进不来,巴倚点了夜灯,问要不要守夜,伏嫽摆摆手,让她和阿稚下去睡,不用守在房里。
巴倚便悄悄带上门出去。
室内静谧,外面的虫鸣听得极清晰,还有不知名的鸟叫,这些都是伏嫽以前在夜晚不曾注意到的,在这样的夜晚,她早已酥软着腰腹胯坐到魏琨怀里,被魏琨噙住唇瓣,衔咬舌尖,她的心神和身体都为魏琨牵动,漫漫长夜里,春潮淹没了她,她没有空寂寥。
伏嫽在凉席上昏昏欲睡,未几听见敲门声,她让进,阿稚和巴倚进来,说是伏叔牙跟贺都过来了。
伏嫽忙起身更衣,去前院堂室见两人。
她过去才知,原来是寿春城外聚集了很多逃难来的百姓,魏琨亲派了兵护送,那些百姓全是六安国逃来的。
粗粗一合计,得有一两千人,寿春城不算大,突然涌来这么多人,一时也没太多的地方去安顿。
现今天下皆知魏琨已反,魏琨绝不能再像从前一样蛰伏,九江郡目下的兵力有近八千人,没战事的时候,贺都能带着将士们在当涂和曲阳垦地种地,但现下正处在战时,看情形往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会有空种地了,那些新垦出来的田地刚种了庄稼,还需要照料,荒了终究可惜,况且粮食始终是需要的,打仗要粮草,百姓也要积粮好过冬。
伏叔牙和贺都的想法是,先把这些逃难来的百姓引去曲阳和当涂两地,他们可以代替将士们种那些新地。
伏嫽也觉得这个提议好,但伏嫽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我想以九江郡太守夫人的身份发布告令,凡在六安国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若想脱离六安国,九江郡尽数接纳。”
伏叔牙和贺都也没料想伏嫽有此胸襟,这不是等闲可以下的决断,六安国虽不算大的诸侯国,但境内百姓少说也有近三十万,这道告令一旦发出去,势必会有大规模百姓涌入九江郡,若是控不住,很容易出事。
“绥绥,我知道你是担心斑奴拿不下六安国,想给他助力,但这事不能轻言之,”伏叔牙劝诫道。
伏嫽确实有些担心魏琨攻不下六安国,若能发布告令,借此搅乱六安国,魏琨的胜算就更大了。
“我知阿翁忧心,当初寿春被今上屠城,后来的百姓中多半是从外吸纳进来的流民,阿郎让他们入城安家,分以田地,现下这寿春城欣欣向荣,也没有出过乱子,”伏嫽道。
贺都点头,“如今寿春人口也有十多万,百姓安稳,对使君和夫人极为拥戴,尽是因使君和夫人在危难之际给以庇护,夫人有此想法,想实施也不算难。”
他说要看舆图。
伏嫽便叫人立刻去取舆图来。
贺都执便面指向盛唐、合肥、成德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