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 嫁宿敌 - 火烧花果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嫁宿敌 >

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第175章第一百七十五章首发(一百……

天命旁落。

这封檄文是伏嫽写的,只有她最清楚怎么至他于死地。

梁献卓的手指摩挲着那四个字,字字凝结着她的恨,历经两世,她对他的恨意从没有消减,爱到了极致,恨也到了极致,她浓烈的爱意让他迷失了自我,以致于她不爱了,他依然会因她恨他而沾沾自喜。

如果用尽力气恨他,是不是也就没多少力气去爱魏琨。

檄文很长,他看不进指责他的话,伏嫽很聪慧,她写这道檄文并非是真的指望天下人会因他的过错而反抗他。

伏嫽只是想借这封檄文昭告天下,曾经属于梁氏的天命在他梁献卓这里,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魏琨讨伐他,是顺天命而为。

她用这封檄文,把魏琨从反贼扶为正义之士,她知道他在意皇位,她偏要让他名不正言不顺。

她还是这样的狠心,前世当着他的面跳摘星楼。

摘星楼只是皇帝登高观赏星月的楼台,他们曾经携手站在摘星楼上俯瞰整个长安,仰视天穹,他们本该是名留青史的一对帝后,可是最后他们反目成仇。

一年以前,她说他没有多爱她,她对魏琨又有多少喜爱,她不承认他对她的爱,她根本不会再相信有男人会爱她,她又岂会对魏琨全托信任。

她不会再倾尽所有的去爱一条卑劣的野狗,这世间只有他得到过她最纯澈的倾慕,她不过是在利用魏琨向他复仇。

就如同魏琨打入司隶时,她穿着明艳的衣服跳下摘星楼,用自己做烽火,哪怕是死,也要阻挡他逃出长安,她杀不死他,便利用魏琨替她报仇雪恨。

梁献卓招徐节进殿。

徐节不敢近前,梁献卓命他看檄文,他小心翼翼望了一眼檄文。

“天命旁落乃谬论,陛下切不可当真,”徐节道。

徐节极擅经学,自然清楚所谓的天命实在虚无缥缈,梁献卓虽失南境和中原、关东几州,但司隶、益州和凉州等地还受朝廷统辖,且长安有兵防二十多万,魏琨的兵马常年奔波劳累,梁献卓未必就会输。

梁献卓问他,“有没有破解之法?”

他问的破解之法,当然破的是天命旁落。

徐节思考须臾,知会梁献卓,“奴婢虽无法,但黄山宫里的方士巫师肯定有办法,但陛下不要被这些人迷惑,这只是糊弄人的小把戏。”

梁献卓了然,遂传黄山宫中方士入宫,问及梁氏天命。

这些方士比梁献卓的消息更灵通,早就听闻过讨伐檄文,但在梁献卓面前还是要装模作样的算了算,告诉梁献卓属于梁氏的天命即将要消亡,需要补救才能使天命重回到梁氏。

梁献卓询问补救方法。

方士说有办法,只要梁献卓再次受命,便能化解。

梁献卓遂命方士筹办此事,耗费的钱财从他个人私库中出。

过几日的朝会上面,梁献卓质问朝臣为何不上报檄文,还想瞒他到什么时候。

大臣们面面相觑,战战兢兢不敢言。

薄圣卿这时跪下,直说不忍梁献卓看见檄文而畏贼,目下梁献卓已失多半疆土,若再失天命民意,他唯恐梁献卓会怯战,若君王怯战,离亡国也不远了,他这才恳求朝臣们不要将檄文告知给他。

梁献卓怒斥薄圣卿有负他的栽培,竟敢欺君罔上,蔑视君王,实与任陶张赏之流无异,当堂罢了薄圣卿的官职,命人将其拖出去直接杀了。

此举震慑了满朝大臣。

大司农的位置再度空缺,梁献卓已不再想着重新栽培薄家嗣子入朝,到眼下,他已然明白过来,只要他还想着扶持豪族,如任陶、张赏、薄圣卿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断绝,他永远也听不到外面的声音,他高坐明堂,看似群臣景仰,实则被架空。

杀完薄圣卿便散朝,当晚从宫中传出消息,梁献卓身边服侍的中常侍桑共与前朝大司农薄圣卿里应外合,欺瞒君主,假传皇帝命令给当时正在与魏琨兵马对战的朝廷将军,害得三郡被淹,经查证,桑共是魏琨安插在朝廷的奸细。

梁献卓又下发罪己诏,在诏书中阐明,昔时为太子,淮南王造反,他奉诏入寿春讨贼,并非谣传中的屠城;自己迁徙南郡百姓只是希望给这些无法在南郡生存的百姓一条活路,并未料到兖州当地豪强欺民,这是他一大错,愿给以百姓安抚,不再生战乱。

紧接着便是方士设祭坛,重新授以天命。

方士让梁献卓更改年号为始贞,再经由方士传授道法,与天地灵气融合,在意念中从开国皇帝这里传下国运,如此天命又重新回到了梁献卓身上。

但转头梁献卓就杀了方士,不再提再次受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