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 嫁宿敌 - 火烧花果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嫁宿敌 >

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首发晋江文学城(一百……

第142章第一百四十二章首发(一百……

小郎马不停蹄的赶回上蔡城,与右军中郎将说明情况,右军中郎将立即书信给左军中郎将,双方各派一队斥候先去探明江夏和广陵。

斥候刺探后,迅速带回消息,言说江夏有魏琨的司马王据坐镇,广陵有舞阳侯伏叔牙坐镇,这两地打眼看去,兵将不计其数。

中郎将们皆震惊,随即将此事报与督促他们的尚书令和侍中,两人赶紧密信传回长安。

梁献卓得到密信后,下令以九江、六安为突破口,务必拿下这两地,阵斩魏琨。

徐节接过他递来的诏令,犹豫了好一阵,才问道,“那魏贼该杀,可伏夫人和其子该如何处置?”

上辈子伏嫽嫁给他以后,一直不能生育,背地里有不少风言风语。

梁献卓知道母亲不喜欢伏嫽,但在起初,让他娶伏嫽的也是母亲,母亲与他缜密的分析了京兆所有家族,才挑选了伏嫽为他的王后,他们原本就不是因为喜欢娶伏嫽的,伏嫽生不生孩子,一开始他们就不该在意。

他曾经看见过伏嫽躲在无人处哭泣,只是后来没有再见她哭过一次,她使尽浑身解数在权贵中周旋,递送有用的情报,拉拢不了就离间,连母亲都说,她是最有价值的细作。

她这个细作,在梁献卓登上帝位后,就连同伏家彻底的失去了利用价值。

伏嫽只当是要苦尽甘来,可从来没有苦尽甘来一说,吃一次苦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苦。

他开设后宫,他和薄曼女有了孩子。

这些都像如利剑砍在她身上,痛苦不堪,委屈至极。

灭伏家是覆水难收,从他有了前世记忆,即使伏家有任何不臣之心,他都没想过再动伏家。

哪怕伏家跟着魏琨造反,他也愿意既往不咎。

但伏嫽已经不是前世那个爱慕他的伏嫽了。

她的爱全给了魏琨,不顾生命危险,用产子来拖延时间,只为拖到魏琨来,宁死也不愿和他回长安,也不顾他会被魏琨杀死,甚至她可能期盼着他死。

梁献卓闭上眼睛,再睁开眸中一片冰冷。

“杀子留妇。”

伏嫽即便是死,死也要死在长安。

徐节眼睛里闪了闪,应喏。

徐节道,“陛下先前遣人去泰山郡,现候在殿外。”

梁献卓让进来回话。

徐节走出去,把诏令先交给了信使,随即示意候在外的亲随进去回话。

徐节不好进去听话,便等在殿外,不一会原先服侍戾帝的中常侍桑共过来,要给梁献卓递奏疏。

梁献卓做了皇帝后,徐节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为中常侍,桑共代替以前苏让的位置,但要说谁是梁献卓最信任的内侍,那还是他徐节。

徐节摆摆手,让他等会进去,转而看了眼奏疏,有两封问是谁递上来的。

桑共说是任陶和张赏,招呼他到一旁,往他手里塞了两包金子。

“任司农和张廷尉的一点心意,兄长可得常劝劝陛下,也该纳家人子入后宫了,这都快两年后宫不进人,陛下至今没有皇后,他们也是为陛下顾虑。”

寺人不能娶妻生子,入宫中常与其他寺人称兄道弟好拉进关系。

桑共知晓自己虽与徐节同为中常侍,但终究不如徐节受梁献卓器重,是以敬他为兄。

徐节掂量着两袋金子,份量都很足,他收下了,说道,“陛下心还在那伏氏身上,岂是轻易能听旁人劝的,终归是得不到,这若是得到了,尝过味,转头就能丢弃,任司农家的女公子端庄娴雅,张廷尉的妹妹也识大体,且等陛下对那伏氏没了心思,还愁那椒房殿无主吗?”

桑共笑说是,把奏疏给了他,便兀自退去,回自己住的庑室,才敢解了腰间香囊,倒出来几块精美的玉石,这玉石可比金子贵重,任陶和张赏为了送家中女娘入宫争皇后位,打点给他们的何止两袋金子,玉石田契等等都舍得给,不过大多被他黑下了,徐节也就沾些金子光。

闷声捞好处的事,他自然不会说,徐节跟在梁献卓身边,看起来这么多年也没收到过什么好东西,两袋金子就能打发他,再叫两声兄长,就能使得他真以为自己尊贵无比。

他们做寺人的,不过是皇帝的狗,又能尊贵到哪里,能捞点多捞点的好,遇到事还有钱财依仗。

清凉殿内,梁献卓听着亲随禀报。

“那位薄女公子已嫁人了,嫁的是泰山郡当地豪强田家嫡子田世年,并且育有一子。”

梁献卓听见田世年这名字总觉耳熟,泰山郡就是原先的齐国,梁献卓当齐王的时候,齐国境内不少豪强家族他都有印象,田家是仅次于薄家下的一等齐国地方豪强,他也曾听薄曼女吐诉过,若不是她认定他,大约嫁的便是这田家嫡子。

豪强联姻是常有的事,这不稀奇。

前世梁献卓做了皇帝,薄曼女自是看不上田家,这世薄曼女父女被驱逐出长安,她回泰山郡嫁给田世年已是最好的选择。

她向来会给自己找好后路。

东楚混乱时,这田家出了不少力,这次东楚平定,田家又向朝廷表忠诚,献了一堆宝物,地方上的豪强都一个德行,谁强就会依附谁,梁献卓也没有赶尽杀绝,饶过了田家。

“田世年自小懒于文墨,入了武行,还从军过两年,立过军功。”

梁献卓皱着眉,突然想起来前世他刚登基时,为了培养自己的军卫势力,从泰山郡提拔了一批豪强家的嗣子,田世年也在其中,这批军卫被他编入宫卫军中。

宫卫军每日要按时巡逻各个宫殿,他们能在后宫走动。

梁献卓阴沉着面,授亲随密令,让其带上一队人入泰山郡,把薄曼女父女及其郎婿孩子全部带来长安。

亲随得令再入泰山郡,一个月后方将薄曼女等人带回长安。

梁献卓已经快三年没有与薄曼女见过面。

薄曼女比在闺中时瘦,她原本就不算绝色,胜在清丽柔弱,常会用楚楚动人的语态引人生怜。

眼下薄曼女也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抱着一岁大的稚儿跪到地上给梁献卓磕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